第134章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做短片?(2 / 2)
众人一听,都大笑起来。
范胜风悄悄和人换了个位置,坐到苏傲雪身边来问她:“刘希哲我是合作过的,我知道一点他写剧本的套路,身份互换的情节想必是苏编剧想出来的吧?”
苏傲雪抿着嘴笑,也不便在外公布那部电影里收到赞扬的剧情皆是出自她的手笔。只见她颔首道:“我还要跟各位一起学习呢。刚才范编剧提到的话,我是很有共鸣的。因为我的话剧处女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公演的话剧作品,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乡村题材在城市中,总是频频遇冷。”
范胜风不住点头,道:“是啊,而且我们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难道所有想要展现工人和农民的影片,都用互换身份的套子吗?”
他们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罗健听见了,便也开口道:“目前很常用的一种拍摄手法,就是转场的时候镜头快速地切换。比如剧中人物坐黄包车,随着车子的跑动,镜头里不仅仅闪过高楼大厦,也有简陋的棚屋,路边有拄文明杖的绅士,也有叩头乞讨的流民。用这种对照的方式,在几秒钟内,暗暗带出沉重的社会议题。”
这时,佐飞觉得时机很不错,看了眼朱品慧,在得到她赞同的眼神之后,举高手问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做短片?”
有人起身很灰心地解释:“短片常被影院当成垫场的节目,比如工作日的上午,一口气能放十来部短片。虽然说短片用的胶卷不多,相应的成本也有限。但也不能总在一些垃圾时间上映,资本家看到钱扔在水里没个响声,立刻会放弃投资的。”
早有准备的佐飞,已经从朱品慧那里得到了完整的短片推广思路。说话时,完全没有任何的停顿。
“除了顺着市场拍一些能盈利的商业电影,我们能不能劝说电影公司匀出一部分投资,拍摄一些短片呢?以二十分钟的片长为宜,故事短而精悍。至于放映的形式,我认为干脆抛弃传统的影院放映。我们去游说一些有远见的民族资本家,大家凑钱买一些放映设备,组建一支移动的放映队伍。主要针对工厂和周边农村,想看的就按人头凑份子。凑够了开映的成本,就去工厂和农村,给工人农民放一部短片。”
“这主意不错!”朱品慧立刻帮他敲边鼓,因为这想法其实来自她自己,她觉得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忍了一下笑,才接着往下说,“移动放映队只要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根本不需要高昂的场地投入。而且,一部短片省俭一点,几百千把的成本也不是不能拍。那样算下来,咱们小老百姓摸几张铜子票,也就够看一部电影的了。”
罗健笑着推了推佐飞:“朱女士真不愧是出纳,这么短的时间,一篇账就让她算得明明白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