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做短片?(1 / 2)

加入书签

苏傲雪立刻微笑着补充道:“倒不是排除在外,有乡下人出现的电影还是很多的,只是乡下人每每出场,都是丑角的形象。从商业角度来说,电影要夺人眼球,除了依靠女演员的肉感,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闹剧。让演员在镜头前出洋相,闹得越夸张,观众笑声越大。在电影里出洋相的,往往就是乡下人。他们没见识过城市的繁华,所以闹笑话的事就完全交给他们去完成。像这一类的剧情,其实完全暴露了那些小市民意识极其强烈的编导们,狭隘、可笑的优越感。”

其他人也有自己的观察:“没错!还有电影里的恶人,必然是来城里淘金的乡下人,这种人因为无恶不作才发了家,继而迷失在花天酒地之中,被人性阴暗一面的欲望支配着,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城里人自幼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因为见惯了繁华,所以不容易被引诱,更不会有穷人乍富的丑态,城里人不但不会出丑,甚至都不可能犯错。”

这时,佐飞也加入了讨论:“我感受到的不是城市对农村题材的排斥,而是当下电影业对一切穷人的弃如敝履。如果把电影的焦点放到城市工人的身上,同样会遭受票房不佳、惨淡退场的落魄结局。”

丁志阔一拍桌子,忍不住要站起来发表看法:“我的看法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企图把‘温饱知荣辱’这种话倒过来解释,认为穷人是因为不知荣辱,所以才无法获得温饱的。资本家嚼着牛排、喝着红酒,往地上扔下几个铜板,看着车间的工人、田间的农民为了争食而丑态百出,并以此取乐。这种刻板印象,经过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的演绎,容易让群众甘于认命,丢失奋斗的精神。我们新派电影人要扛起责任,把贫富差距的真相演绎出来,我们要告诉民众,是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剥夺了工农的人格和尊严!”

一位穿学生装的青年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让工农富起来,让他们口袋里有余钱做文化消费,情况就会改变的!”

尽管朱品慧一直不说话,但她眼珠子一转,已经把这个学生记在了心上。

丁志阔先笑向那位学生点了点头,然后才道:“想法是对的,但那也太远了。其实,我觉得《他和他的三个摩登女郎》处理方式就很好,用了身份互换的情节,巧妙地把电影镜头对准了城市里的穷人。就是可惜了,电检的剪刀下手太狠了。”

这时,罗健便问道:“苏编剧,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们看看锦华保存的原片?”

苏傲雪恭恭敬敬起身回答:“好啊,等我先回去问问锦华的经理。”

佐飞抬手往下一按,道:“坐下快坐下,这是茶话会,不要弄得太拘束。”

朱品慧眯着笑眼,接言道:“大家不要把学堂里怕老师的样子带到这里来,我要提醒各位,你们可都毕业了,不用再怕老师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