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4节 小妻子力驳凶猛御史(2 / 2)

加入书签

事涉文官打击武将的争端,气势汹汹,朝臣们噤若寒蝉,无人敢为他说话。

若孟之祥孤身一人,则他休矣!

但他的至亲小妻子在京城,情况就不同了!

执掌“百威公司”庞大资产的余十一娘年龄不大,为人处事已经非常地成熟,她先去求她的叔爷余天任,余天任是官家恩人余天锡之弟,现为兵部尚书,他说孟之祥未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不会出手!

“御史们向来言论激烈,但官家不会要了你丈夫之命,否则孟少师(孟珙)刚去,就要处置孟七郎,则军中震动,官家清楚厉害关系的!”余天任安尉侄孙女道。

他认为官家顶多就是薄惩孟之祥,对天下人交代一下就行了,当然得看官家心思,很可能孟七郎的要职保不住,也不一定是件坏事!”余天任认为孟之祥有惊无险,不肯出手,只是承诺万一事态不妥时,他会出手的。

余十一娘并不满意,她秘密地向知临安府的赵与筹相公请教,询问如何破局?

“百威公司”搞活地方经济,积极交税,深得务实的赵相公赏识。

赵相公复信给她,当中只有一个字:“孝!”

得到赵相公指点的余十一娘即高价请来高手(前任御史官员)来捉刀,她以诰命的身份,代夫向朝廷上奏申诉。

朝廷接到了她的奏折,十分重视,官家指示将这份奏折传给诸御史看。

余十一娘的奏折中明确指出我大宋是以孝治国!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余十一娘搬出了孔圣的话,你们这些孔圣的徒子徒孙们,敢否定孔圣的话吗?

国法、朝廷和道德,孰大?

道德为先,道德为大!

余十一娘又搬出大段的经论来,即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孝经》中对孝道文化有着深刻的阐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意思就是说,我们能有机会来这世上,都是父母的辛劳。所以,要对父母尽孝,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所谓的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余十一娘认为“有孝才有忠,对父母尽孝才可能对君主尽忠!”

自古以来,孝与忠便是相互依存。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升华。

《礼记·祭义》记载“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狭义的孝指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和赡养,而广义上的孝则包含对君主的忠心和对职责的忠诚,而这也正是统治者所看重的。

因此,古代统治者以孝治国的目的之一便是选拔忠孝之人入朝为官,行君臣之道,帮助君王维持其封建统治秩序。

试想,一个自私自利,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的人,又如何指望他为官之后为君主分忧,为黎民百姓谋福?

以孝治国乃是大宋的的治国之策,无可辩驳!

孟珙虽不是孟之祥的亲生父母,但他对孟之祥有大恩,可视同有亲生父母之恩。

如果孟之祥不去奔丧,才真正是无君无父,无法无天,她,余十一娘,唾弃之!

如果朝廷以孟之祥去为孟珙奔丧擅离职守为由去处置他,则她,余十一娘,将去太学孔庙哭庙!

余十一娘的奏折一上,李昂英目瞪口呆,章炎、黄师雍等人皆哑口无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