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知识就是钥匙(2 / 2)
‘我把这个道理也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以,同样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的水量少。’
‘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
圣人有条理的讲述,使国王信服了。
原因是实验结果证明:那一个工匠,私吞了黄金!”
“各位同学们,我们所使用的木桶,难以看出水量的多少,因此,一般的木桶,无法测试出此次的试验结果。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木桶,看,它们与你们平时所见到的木桶,有什么区别?”
故事讲完了,故事里面的一些名词,如密度、体积等,云启没有多做解释,而是让那些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以事实证明一切,从而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甚至对于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达到此次云启上实践课所需要的目的。
“不同。大人,我认为,这几个木桶,与其它木桶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木桶有这一些透明的物体,可以让我们看清里面水有多高。”一位学生观察能力强,思维敏捷,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之处,抢先开口道。
“各位同学,那一位同学的法,你们同意吗?”云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其他学生,他今的目标,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大人,那只是附送,是意外惊喜,因此,他所关注的对象,是学生。
“大人,认同。”
“是的,大人,如笑衍的,那些木桶各有一块木板被换成了那透明的物品,像是琉璃,但似乎比那琉璃更干净、透明。”
所有的异常之处,并未第一时间被发现,它们在观察人群的肉眼不可见位置,与那称台一般,需要走几步才能看到,而且当你见到那些透明的琉璃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琉璃被摆在同一个方向,一眼看去,能够清晰的看见每一个水桶的水平面高度。
“狗剩的水面最低,好像那称重的称台显示的数字,是三十公斤,李先生。”
“是的,村长,是三十公斤,狗剩的重量,是三十公斤吗?”李昊作为一位老师,受过正统的教育,智商不低,对于秤台上的数字,让他联想到了狗剩的体重。
“李先生,村长,我家狗剩的体重,年前去称过,二十来公斤左右,应该与那称台上的重量,差不多吧。”狗剩的父亲不敢十分确定,称台上的体重,与他家狗剩之前所称的重量,有些差别。
“哈哈哈!狗剩,上去,去那一个称台之上,称一称你的体重。”算必准轻轻一抬手,放在秤台上的木桶被抬起,移走,留下了一个空白的位置,而称台上的数字,也瞬间归零。
“是,大人。”狗剩对着算必准行礼,之后走上称台,称了一次重量,二十九公斤多一些,接近于三十公斤。
“哈哈哈!狗剩他爹,你家狗剩,又发福了。”
“哈哈哈!”
相差不多,意味着云启刚刚所故事的方法,没有问题,对于云启所的结论,即那一种鉴别装饰物是否被偷工减料之事,以此方法来验证,没有太大的问题。
“云道友,似乎,有些差别啊!”玄微子对于结果,不太满意,虽狗剩的实际体重,与他排水的重量相差不多,但既然是鉴别真伪,这一点差别,可不能如周围的百姓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玄微子道友,知道本少为什么选择这一件装饰物,而不是皇冠吗?”云启再出问题,让周围的人员明白了,云启对于实验物品的选择,也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选择性。
“哦!云道友,愿闻其详。”算必准思考良久,不明白装饰物与那皇冠的区别。
“各位,之所以未选择故事中的皇冠,从而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圣唐一族,各大领地之中,皇冠是帝王所有,而我风都领地为未称王称帝,因此,若拿出皇冠,于情于理方面,并不适合,将遭人垢病,为我风都领地惹来无尽的麻烦,因此,并未选择皇冠、神龙、凤蝗宝物。
第二个方面,也是为了更加准确的证明实验的真实性。各位,皇冠与那装饰物的区别,在于一个重要方面,在试验之前,本少特意提起了,只是各位并未注意。
因此,各位,先听本少将那故事的后续完,各位便知为何本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了。”
“各位,那一个故事,并未因此而结束,在那一位圣人对国王得出自己的结论,证明那一个工匠私吞了黄金之后,那一个工匠受到了惩罚,而那一位圣人也得到了国王的嘉奖。
此事,按照常理来,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果,恶人受到了惩罚,好让到了回报,但是,事情,才刚刚开始而已。”
“若干年后,有一个老妇人前来找那一位圣人,老妇人拿出一个黄金的圆球,并请求那一位圣人帮忙测试:她请人做的这个金球,是否被别人偷工减料,贪没了黄金!
确定原始总量和金球没有差别后,那一位圣人便用之前的排水法测试体积,结果发现按照之前所作出的实验理论,也就是各位目前所看到的那排水法,该金球被惨进了其它成分。
就当那一位圣缺众公布结果时,老妇人却气愤得将金球一切为二,出人意料,那金球。是空心的!
老妇人是那一位工匠的母亲,为了昭雪自己的儿子,她用了数年的时间,设法证明那一位圣人所使用的方法,是错误的。
而结果确实被她办到了,那一位圣人疏忽了皇冠上的无数金饰件中,有许多是空心的,如刚刚玄微子道友所言一般,一点的差异,都可能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那一位圣缺初实验之时,未考虑此方面的因素而得出的结果,也直接导致了那一位圣人,冤枉了那一位工匠!”
“各位,现在明白为何做出不同的选择了吧?那一件装饰品内部是实心的,之前已确认无疑,因此,排除了那一位圣人所犯的错误,让实验数据更加准确,而之前狗剩的不同体重结果,哈哈哈!”
云启未,但相信大人们都明白,而聪明的孩不少,同样也应该明白其中的原因。
“各位同学,记住了,不能如那一位圣人一般,因为忽略了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从而犯了一个错误,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如冤枉了那一位工匠之事发生。
因此,才有了圣人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各位同学们,可记住了?”
“各位同学,虽然那一位圣人犯了一个错误,但将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同学们,记住了,知识,就是钥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