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林魔(1 / 2)
“不!昌儿…”
徐家堡堡主泪流满面,看着儿子的背影,他伸出苍老的手,似乎是想要抓住什么。
“永昌舅舅!”
林宇悲痛欲绝,他还记得在乐城的时候,谁曾义无反顾的出手救他!他还记得,当他回去救心儿的时候,徐永昌夫妇不畏强敌,毅然决然的随他之后回到了乐城,与他一起面对。这份恩情林宇还来不及报,可没想到转眼今生却再没有可以报答的机会。
万鬼在厉吼,无数的鬼魂扑到了徐永昌的身体上,转眼之间的功夫,他整个人被撕裂的一点渣都不剩,那万鬼还在咆哮,向着徐家堡主再次压了过去。
徐远的爷爷,老泪纵横,玲儿来到了他的身旁,将他发愣,慌忙的带着他向后退,同时玲儿双手一指,那飞剑飞了出去,刺向那万鬼之魂。
“哦…哦…哦…”
那群厉魂在咆哮,玲儿的飞剑没入了进去,到是刺死了不少鬼魂,不过那飞剑没入了之后,又很快的消失不见了。
“父亲…昌哥为了你已经付出了生命,你要好好的保护自己,否则的话昌哥不会瞑目的。”她的脸上梨花带雨,谁也无法了解她心中的痛苦,她心中唯一的信仰崩踏,那个占据了她心中所有角落的人儿,一瞬间的破碎,那种苦是怎么样的一种刻骨铭心?那种痛又是如何的至生难忘?
“死!”
林宇怒了,他的脸色变得狰狞,在他的身后出现了魔气滚滚,那魔气凝聚竟然是变成了一个佛陀!不…不能说是佛陀,因为佛陀是金光闪闪、慈目面耳,无比的神圣与庄严。而林宇的身后的那具,独有佛陀之像,却没有佛陀之实,准确的来说林宇身后到更像是魔陀,因为他身后的那具无比的漆黑与阴冷,一双面孔看起来是那么的冷漠无情,他的眼中是一片的空空荡荡,那是虚妄,更是无穷无尽的杀意蓄发。
“千重佛影!”
“应该说是千重魔影吧?!”
“佛说佛为善,可以渡尽天下的悲苦,可是它却渡不了我林宇!既然是渡不了我,我又何须要尊它?!魔,到是更适合我,最起码的它曾经救过我两次,相比来说魔更适合我!从今天起林宇已死,林魔诞生。”迎空凌舞,满头的黑色逐渐染成了血色,林宇抛却一切,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他要成为魔!举世之魔!练天地吞魔功,以己镇万世!
满头的血发飞舞,一心成魔,誓要灭佛!一直一来林宇都因为天地吞魔功的至高境界,怕自己会变成一个无人不杀的机器,泯灭掉自己的良知,所以他一直在退避,不敢去招惹那心中的魔,不敢去刻意的修炼,这一刻他放开了自己,有一种自由让他感到浑身的毛孔仿佛都舒展开来,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在广阔的草原奔腾。
“成了魔?嘿嘿以武成魔,这种武修到是多年来没有出现了!”血哭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声音阴阴发寒的说道:“纵观我们九洲的历史,武修成魔的虽然可以获得强大的实力,但是最终都没有一个人落到过好的下场,林宇啊!不归路既然已开,你就注定回不去了。”
“或许吧!”
林宇的双手背负在身后,他满头的血发是格外的惹人注目,他的脸色无悲无喜,声音平静的可怕。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从来没有再想过回头,以前的我不敢成魔,是因为信心不足,心中存有畏惧。可是现在的我想开了,修行本来就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如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段路的里面充满了坎坷,每个人走的路都相同,你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先要学会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我林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过是有一种信念,一种跨他人之不同,标新立异我要走出自己的路。别人不敢的事,我来做!我不知道武成魔之后将会如何,但我知道我林宇不会泯灭情知。”林宇声音淡淡的说道。
“嘿!想的到是挺好的,想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岂会是那么的简单?”血哭嘴角露出不屑,曾经的血衣老祖血魔的父亲,也曾妄想走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都没有成功。血衣老祖那是何等的人物,踏天路、引悲歌、入天域!成就无上威名,如同血衣老祖相比林宇算得上是什么?血衣老祖都不能够做成的事情,他林宇又凭什么做成?与血衣老祖相比,他林宇不过是一个篓蚁而已。
林宇没有说话,他一掌拍了出去,阴冷的魔气开始滚滚呼啸,在他的身后那魔陀突然间睁开了眼睛,从它的眼中散发了出来慑人的光芒!血哭的眉头一皱,他发现这个时候的林宇,似乎是变得更加可怕了起来。
林宇魔由心生,他幻灭自我,不求彼岸之道,不过奈何之桥,只求无上的魔道!魔是为何,魔意无穷到之又是无尽,谁人知?一心一意所求,伴之世间第一魔功?
手中的诛仙神剑也随着变得暴戾了起来,神剑有灵,因主人而动,早应有此道,晃来晃去游览五行。
血哭一哭震山野,然而哭声刚刚开始就被魔陀发出来的啸音给压了下去,魔陀的那一掌压了下来,不再是佛家的大慈大悲,而是转换成了大魔坠深渊、冰冷绝杀!
血哭慌忙的向后退了去,他用血功印法,凝聚出来心中猛兽,那兽无比的庞大,身上血淋淋的看起来是如此吓人,它的一双眼睛如同灯笼般大小,不停的散发诡异的绿幽光芒。那魔掌拍了过去,在血哭前方的血兽大吼了一声,然后直接撞击了上去。
那血兽到是厉害,一个凶猛的前扑动作,竟然就将魔陀黑色的手掌给撞破了,但是撞破之后他自己也不好受,庞大的身体使劲摇晃了起来,幻灭不定,似乎是随时都能够消失一般。
“这个家伙怪不得能够在入界的时候,就灭杀我血衣门的隔空境界长老,他实在是太可怕了,完全不能够以常理来对待,我观他的境界不过是刚刚跨入到隔空而已,可是他却能够与我抗衡,太恐怖了!这简直是快要能够与那些圣峰的尊子、神女比拟了。隔空一阶与隔空三阶这可是整整相差了两个阶段啊!这中间的差距,他竟然都能够弥补的了。”
入界与隔空那是境界的差异,就算是再强悍的人也难以弥补,就好像是两个阶层而已,就说是穷人和富人吧!富人家财万贯,视金钱如粪土。穷人有一番大志,但是家徒四壁没有一分的积累,可是完成他的鸿鹄之志。富人与穷人两个投资一个店铺,谁能够投的钱多,富人随手一掷就是千金,而穷人呢?到处跑到左邻右舍去借,不过才借来区区的十两斤罢了,这两者完完全全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因为差距太大了,大到无法弥补。这就是相当于隔空与入界顶峰的差距,两者根本不是在一个层次,本来就不应该相同而语。当然如果那个穷人本身的能力达到一个可怕的程度,他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本领一步步踏越,然后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财富强大到超越那个富人也是说不一定,只不过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人千万难有其一。
换另一种说法,来形容同一个境界的不同阶段,两个人的同一境界我们可以说是共同的一个起点,只不过是一个为了追求更高的阶段,不惜一切先行努力奋斗达到了更高的地步。而另一个人开始的时候比较懒惰,但自身的根基不错,为人的毅力什么等综合水平也比较强,当有一天某一件事的发生,逼的他不得不充实自己,于是他努力的锤炼自己把自身整到了足够的强大,实力极端的雄厚,但他还是在他刚开始的那一个阶层,因为他的野心非常大,他要超越不单单的是在自己这个境界攀升,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想要让自己达到更广阔的天地,而想要这样他必须先把自己的根基打好,这就如同是盖房子一样,根基打的扎实了,房子就能够摞的越高并且越稳固,就这样这个不追求向上而蓄意待发不断充实自己的家伙,虽然看起来仍旧在原地踏步,比不上那个攀登的已经很高的人,但是他的资本很强大,若真斗起来那个攀登的更高的人未必是他的对手。这就如同一境界内的阶段实力一样,不同的阶段若按常理来说谁的阶段够高谁强,但是,这只能够按常理来说,在特殊的情况下阶段低的但是实力雄厚、功法超绝,与阶段比他高的相斗,胜的机率也不小。打个比方就说那些个尊子和神女,他们与他们实力高的对手相打斗,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的对手实力比他高的不是太狠,胜的毋庸置疑会是这些尊子、神女。而林宇也是这样,他的资本也是十分的雄厚,面对比他阶段高的对手,他赢的机会也是有的。
“所谓圆满:举凡发其心、解、行、证、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
雄伟的佛堂前,老僧人坐在中央处,在他的身后是那度了金粉的大佛像,对着老僧人的是无数的佛门弟子,在钟声响起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他们今天的早课。
僧众的每日早课都必诵楞严咒,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严会],这是一部深奥无穷的经文,每次的晨读都会让人思想升华上一次。佛在经中说,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是众魔的克星,破魔的大法宝,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良机,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这是什么样的经文?竟然如此的狂妄敢这样自称,灭世之时,要先灭此经?经中更是提到,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
三渐次:佛欲说修行地位。而先说此三等次以为根本。以由一切地位虽有浅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种而为进行之本。故经云。如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也。一除助因除助因者。谓除众生助恶之因也。助恶之因。即五种辛也。五辛者。即葱菲薤蒜兴渠也。谓此五辛。食则能发淫恚。邪魅所著。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断除此五种辛菜也。故经云。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也。(兴渠叶如蔓菁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二刳正性刳。剖也。破也。正性即众生淫杀之性也。以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指此为正性也。若欲修菩提者。当用剖破淫杀之性。勿令毁犯。故经云。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是也。
干慧地: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
十心:大乘菩萨的修行阶位。具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乃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位次中的前十位,为信顺佛之教法而不疑之位次。
修大定
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说。
持净戒——除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说。
严道场——包括择地、掘地、净地、建坛、洒净、结界、庄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庄严具,如幢、幡等)。
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
修大定——以持佛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
破五阴——入大定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种阴魔;阴魔破故,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即五阴各各有十境,五乘十为五十,故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证三昧——五阴魔破,即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
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复归一精明,无复根隔,内外圆通,诸根互用,身心无碍,理事无碍,是名圆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