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各奔前程(1 / 2)

加入书签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在这孟府的后花园,也有王孟两家人在私会,只不过是王淳和姜元这两个小辈,两人在四脚亭中对面而立。

“我已经封了着作郎,这个月我就要入朝为官了。”王淳想不出说点什么,姑且先说说最近的好事。

“嗯,这个月底我也要进宫了。”姜元冷冰冰的答复。

“是…以后在宫里,说不定我们还能见面呢。”王淳心有不甘,还在幻想着。

“前朝后宫,估计机会不多了。”姜元继续看着地面,往外蹦字。

“宫里应该没有这孟府好吧,没有舅舅舅妈,也不能随时出宫玩了。”

“我的母亲在宫里,能和她一起,我就不用出宫了。”在姜元心里,母亲还是比舅舅重要的多。

“也是…以后你在宫里多多小心,听父亲说宫中多有险恶。”王淳开始没话找话,但姜元一言不发。

“元儿…你没什么话要对我说吗?”王淳还留有最后一丝执念。

“我…”姜元心里还有柔情想要诉说,但无奈她已经铁了心的憧憬着皇妃的日子,也不想这外面的杂念纷扰己心,“对了,这簪子我戴着已经不合适了,你拿回去吧。”

说罢便摘下了头上的金簪,交还给了王淳。姜元披散着头发,径直朝闺房走去,两行热泪也终于淌了下来。

王淳站在花园中,也只是默默的站着,借着微弱的月光看着手里的金簪,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几日无书,转眼到了二月十六,将士们出征的日子。

按照惯例,如果一天内同时出兵,官阶高的一方先走,孟翦位居太保,当然也是他先于朱巡出城,日头刚刚升起来不高,孟翦和他从怀朔带来的几千兵马已经在北门外集合完毕,准备出发。

王截站在北城墙上,默默的望着孟翦这支部队,心里五味杂陈。

十六年前,也是在这北门外,也是孟翦的军队在这里集结,王截就是在这里苦口婆心,劝降了孟翦,虞朝最后一支队伍缴械,军旗从此易帜。今日再看这场景,难免令人神伤。

王截也在为自己的,孟翦的未来担忧。皇上的旨意左右不定,虽说加封了他们,却又轻而易举的把孟睐押为人质,未来会走向哪一条道路呢?王截不得而知。孟翦出走西北,对皇上而言,是调虎离山,还是欲擒故纵?王截也不得而知。至于他自己,这条道路肯定会坚持走下去,这条路一定正确吗,对天下百姓到底是福是祸?王截更是不得而知。这些诸多的不确定性,让王截不寒而栗,在早春的幽州感到层层寒意。

吉时已到,军号吹响,大部队即将出发,孟翦坐在马上,忽然回头望着城上的王截。王截什么也没说,只是慢慢的挥挥手,像是不舍,又像是告别。孟翦点点头,双腿一夹马肚子,大军向着怀朔而去。

王截看着马蹄扬起的尘烟渐远,没有时间再感慨万千,他跑下城楼,换上一匹快马,穿城而过,直奔南门而来,朱巡的部队估计也已经在那里集结完毕了。

王截怕赶不上看儿子一眼,他到了南门翻身下马,挽起宽袍大袖,快步向城墙上跑去,他听到军号已响,一着急脚下绊蒜,在城墙台阶上还摔了一跤,险些滚落下来,王截也顾不上一身的土,手脚并用爬上城墙,终于看到了正要出发的荆州大军。

他一眼就望见了儿子,王异穿了一件全新的轻甲,这套甲,今天早上莫夫人又擦拭了一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闪亮。

王异骑着一匹枣红马,也是王截亲自挑选的,就这样和朱巡并行着,朱巡不时拍拍王异的肩膀,似乎是在安慰着什么。

王截望着越来越远的人马,平复了心情,缓慢而坚定的往皇城走去。他知道,这场逐鹿,对于每一个人都正式拉开了帷幕。

王截送完好兄弟和二儿子,径直走向皇宫面圣,这条路他要继续走下去,而送走儿子给他除掉了一块隐忧,送走好兄弟更是给他留下了一丝希望,他所说所做,顾虑自然也就更少了一分。

来到大殿之内,这是一次单独的觐见,一如几个月前达奚牧仁的召见一般,只不过龙椅上坐的人已经变了,王截照例在龙椅下跪拜,行礼,等待着这位异族天子的发话。

“王卿,今日叫你过来,想必你也知道朕的目的,历朝历代新王登基,总要革除旧弊,另立新风。”皇上坐在龙椅上说道,“父皇在位十年,自然是国富民强,但也不是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你又是父皇遗诏中加封的大臣之一,今天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想说的,但讲无妨。”

“谢陛下信任,您让臣说,臣就说几句愚见。虽是愚见,却也是臣的肺腑之言。”皇上所言,和王截心中所想差异无多,自春节休沐以来,王截也一直琢磨着此事。

“臣以为,自前朝数百年前开国之时,就行的是分封之制,将兄弟亲戚,文武重臣,分封于天下各地,各自管理好一方子民。这些人又分别向您效忠,您一统天下,这样才是正道。前朝将要灭亡之前不过百年,大行郡县之制,虽然各级官吏直接由朝廷任命,总归于天子之手,但这样一来天子所管理之事太多太杂,一时看不清天下全貌,二来各个州郡县层层盘剥,老百姓苦不堪言。臣请您革新制度,废除郡县,再立分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