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人报到(1 / 2)
皇家舞会结束之后数日,朱先钎先是和小妹去宗人府办理好入籍,去仪凤门外交接好小宅入住,办理好出院手续,并与朱大志医官还有海兵总医院一众人等告别,在众人以后不要到总医院碰面的祝福声中,带着简单的行李,在白士官陪同下,轻车简从,马车遴遴,不留下一点痕迹,很快消失在马路车流里。
海军都督府,原址为皇宫午门左侧右军都督府,随着大明水师规模不断扩大,还有海兵训练需要,大明历377年迁至龙江关静海寺北侧,经过百十多年来的建设拓展,西连龙江造船厂,北临长江,东接幕府山,南靠狮子山,这一大片地皮都纳入海兵管理,人称“海兵大院”。
马车通过海兵大院第一道岗哨,为纪念国姓爷郑成功而起名的成功哨,每旬第一天的海兵换哨仪式,已经成为京师一道亮丽的风景。
到了第二道岗哨——中华哨,当值的海兵陆战队龙江营一位什长验过相关文件后,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后放行,过了这道岗哨,路上再无海兵与老百姓混杂的热闹模样,马路两侧车马人无不是各安其位、行色匆匆。
在第三道岗哨——四海哨,白士官带着马车回了勤务队,只留朱先钎进入海军都督府大楼,大楼五层高,灰色混凝土结构,如果从顶端看,大楼呈田字形,一圈里外两侧房间,再加上中间十字型的走廊和各类会议室、休息室,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又保留了各个房间的采光,再加上附近附属配套的食堂、宿舍、各种设施堪称京师除皇宫以外第二大的建筑群了。
在哨兵入内通报情况时,朱先钎正在仰望大楼正堂里的牌匾“四海一心”,就见一个勤务兵远远的向自己打了个招呼,自我介绍是宣保司的勤务兵,先带着朱先钎在人事司办理好手续交接,其实也没啥交接的,档案啥的早就通过大学堂和都督府人事处理好,更多的是签字画押,证明人已经来了。
此间事毕,勤务兵带着朱先钎直奔二楼东南侧的宣保司。
到了顶头南端的房间门口,只见门侧悬挂着司长名号:林道宏,屋里正在传来曲调苍凉的老生唱腔,这会正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朱先钎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位彪形大汉,赤膊袒胸,肤色黝黑,发髭皆张,正立于潮头,不屈不挠与天斗、与浪搏。
勤务兵轻轻敲了敲门,报告一声后推开了房门。
朱先钎进屋定睛一看,只见一位海兵少将服饰的廋干老头,中等身材,一头乌发,皮肤白皙,一看就是长期堂上坐的京城大人,下颌微尖,两道浓密的倒八字扫帚眉,一双略显细长的单眼皮虽不出众,但眼睛阴鸷有神,极其聚光,正背着手看着门口。
朱先钎赶紧上前,右臂横握,轻敲左胸,大声报告:“司长好,下官朱先钎奉命前来向您报到”。
林都指挥使没有回礼,点了点头,不冷不热的伸手与朱先钎拉手致意,让座,示意勤务兵倒茶,公式化寒暄数句,然后看勤务兵外出带上门时,伸头说了一句:“让于主任到我这来一下”。
林都指挥使看着朱先钎,说道:“朱中尉啊,听说你毕业典礼上很是出风头啊,勇救陛下、力擒钦犯,好一个年轻才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都被拍死在沙滩上,了不起、了不起啊”。
朱先钎连忙起身谦虚,这几句话的功夫,就连一旁倒水的勤务都知道林都指挥使明显有点不待见新人。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这下子让朱先钎没法接话了,心中暗怒:“麻蛋,这天又给聊死了,上班第一天不知怎么得罪领导,这老头明显不待见我,不会是打断他唱剧的雅兴吧”。
还好,这会个子高高的于主任敲门进来了,夹着个黑面大笔记本,弓着身子给司长行礼后,又热情的和朱先钎相互敬礼致意,一番叨扰之后,两人在林司长办公桌前的大椅子落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