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玄德决定(1 / 2)
话说赵尘领着众人回到了下邳城,刘备设宴款待。
两人一唱一和,用一把倚天剑稳定了群臣,也巩固了刘备与赵尘二人的上下级地位。
随后,刘备命人将假装酒醉的赵尘扶到后堂休息,拿出了那份卫将军董承的书信。
书信的内容十分简单,赵尘却看出了其中蕴含着大事。
毫无疑问,这件大事便是衣带诏。
历史上,董承与刘备并无过多联系,也就衣带诏最为紧密。
此事件提前了整整一年半,赵尘明显感觉到历史正在慢慢改写。
衣带诏之事,面上看起来是国丈董承为了保住汉室,扶助汉献帝,想要借助刘备、马腾等人的力量,除去曹操,实则并非这么回事。
在赵尘看来,国丈董承并非忠臣,而是一个十分有野心之人。
董承曾经说过,吕不韦对于子楚,就如同现在的董承对于汉献帝。
换言之,他认为汉献帝是谁?便是自己的秦庄襄王子楚,他自己要做的事便是吕不韦的事。这是什么?不就是要成为一名权臣把持朝政吗?
至于兵马之事,董承本就有些许兵马,更重要的是兵马从曹操手中而来。
董承的谋划应当是借助他人之后而取代曹操,接收曹操的大军,如此一来便可成为一个手握兵权、权倾朝野的外戚大臣。
皇帝手上并没有实质的兵权,不得不依靠所谓的国丈。
当初的窦氏、邓氏、阎氏、梁氏都是此类干政之举,这一点董承应该是很清楚的,毕竟他见识过了这么多回。
再进一步当然不能随意猜测了。
至于衣带诏,说白了,董承有没有汉献帝的衣服腰带,是真的还是假的衣服腰带都不要紧。
刘备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董承将很多秘密告诉他,无非就是想要把刘备当枪使。
但当时的刘备龟缩在曹操门下,还刚刚煮酒论过英雄,曹操两只眼睛时刻盯着刘备。
什么兴复汉室,一统中原都成了空话,刘备不得不想方设法摆脱曹操。
从那个时候看,最好的方式便是暗中与董承谋划,借助董承手上些许小兵马,等曹操外出攻打袁绍之时,在许昌起兵,一举拿下许昌。
这般计谋只要顺利,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虽然风险很大,总比刘备一直窝着好。
但是刘备没有料到,他真的低估了董承等人的脆弱,连一个保密工作都做不好。
最后,刘备不得不出逃,以免再次落入曹操之手。
从此以后,刘备也只能与曹操势不两立,偌大的中原已然容不下两头猛虎。
其实曹操和刘备论英雄摊牌的时候,刘备可以假装,甚至虚报。只是不管如何,曹操和董承他都必须站一边,换言之,刘备迟早要站队。
至于刘备为何选择董承,只有刘备自己知道。
当时依照赵尘的分析,只是因为收益更大。
刘备若是选择曹操,成功的概率确实大些,但是收益却十分小,顶多成为一个曹操帐下有名有姓的将帅。按照刘备的能力,恐怕排位还不一定有荀彧高。
但是刘备若是选择董承,虽然风险十分大,但是一旦成功了,收益爆棚。董承能成为外戚第一大臣,也就是刘备至少能成为开国功臣,甚至以董承那能力,根本不会是刘备的对手。去除了曹操,刘备一统中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以刘备打算赌一把,把宝押在了董承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