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李傕下葬董卓,结果屡遭雷劈水淹,历史的真相是什么(1 / 2)
李傕想要下葬董卓,结果屡遭雷劈、水淹,无法安葬。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咱们书接上回。
话说,李傕、郭汜带兵杀入长安,已经杀了罪魁祸首王允,但是他们还不过瘾,要杀汉献帝,准备自己过把皇帝瘾。但是被张济、樊稠拦住,他们问了一个问题,杀了汉献帝有什么好处呢?除了解气没有任何用。而且你杀了皇帝,肯定会有人打着旗号,出来报复,再次重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可不杀怎么办呢?留着他为咱们所用呀,咱们也可以玩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傕、郭汜一听有道理,收住兵器,暂时放弃了弑杀皇帝的想法。这个时候汉献帝就问了,你们哥几个不是找王允报仇吗?现在王允已经死了,你们咋还不走呢?李傕、郭汜道:臣等有功,还未赏赐封官,所以不能走!
是啊,人家人都来了,你得意思意思呀,最起码把出场费结一下吧。汉献帝又问了:你们想要什么官呢?这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要此官品,汉帝只得从之,他们把官职写在纸上,而且各写各的,显然是没有商量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爵,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芳等,各为校尉。
咱们之前说过,东汉武职中,大将军最高,之后是骠骑将军,然后才是车骑将军,董卓亲信四人帮里垫底的张济,却要个四个人官职里最大的了。你说张济是咋想的呢?这四人里李傕最大,他要个大将军的话,那我就要个仅次于他的骠骑将军,其他二位应该和我想的差不多,这样一来,大家的差距不会太大。总之自己不能吃亏。
可是李傕不按套路出牌,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谦让了一下,自己要了个车骑将军,这四位把当官,搞成了开盲盒,莫名的搞笑有没有,看到张济的位置跑到了自己前面,李傕心里肯定要骂自己一句,没想到啊,我特么要少了,可是官职什么都是虚的,势力才是硬道理的。
所以说虽然张济贵为骠骑将军,但他还是被发配到了弘农,李傕肯定不能让张济在朝廷里,张济比李傕的官职高,难道要李傕给张济行礼吗?这小子太不懂事了,搁这恶心谁呢?赶紧给我滚蛋,别在这看着碍眼!这里应该是三国演义故意开的玩笑。
在正史中,这时候的张济远没那么懂事,他做骠骑将军,是李傕、郭汜火拼之后的事情了,和正史对比起来。三国演义剧情和历史脉络是对得上的,但很多细节全然不同了,我们得出的因果关系,以及对人物的认识,显然也会不同。
四人要完了官职,下一步该做什么呀?既然他们高举董卓的旗帜,恢复了董卓的名誉。大汉的杰出政治家董卓的尸体就不能暴尸街头呀,可上哪找老董的尸体,都被烧成渣了,找了半天,只获得些零碎皮骨,没有尸体,就得创造尸体。用香木雕成形体安葬,其实就是个木头小人,一切准备就绪。
李傕、郭汜在礼仪上大搞特稿,惊动全长安城,董卓睡的棺椁更是王者衣冠棺椁,下葬一般要在吉时,这样死者来生才会美满。因而董卓的棺椁,一直放着等吉时运回生前的寝宫郿坞安葬。董卓想着让郿坞成为自己的养老之地。万万没想到还成了他的墓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