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曹家村工厂(1 / 2)
最高收入的人,一个月能收入一千二百块。
眼下的罗甸县城中,雇工的工资才二百块。
坐在家中,能做完家务事,再挣千块钱,哪里找的到这好的生意?
在乡里待了十天,处理完事情后,曹云龙回到了曹家村。
这一回来,就发现曹家村大变样了,
十天前,曹云龙打电话,喊来了原来的建筑工程队的洪老板。
洪老板带着人进来施工了。
最先,他们先建了大型的榨油坊。
那油坊,还是原来的结构,木石结构。
建起来很容易。
只花了五天,就建成了。
村里的木匠们,已经在建油坊内的榨油设备。
差不多,也是五天就完了工。
曹云龙回来,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榨油坊。
这个油坊内的工人,安排了十二人。十男二女。
都是本村的人。
在曹云龙到后,新油坊,开始了第一次的榨油,不,是榨药汁。
看完后,曹云跟着药饼去了加工厂。
厂房正在建设,暂时,村内将第五排的三套民居让了出来。
作为李香公司的生产车间带住宿。
来的十个人,全部住在这三栋房内,
那些裁剪的设备,与那十台缝纫机,都放在这三套房内。
一个女师傅正在教村子里的嫂子们踩电动缝纫机。
一个男师傅正在教五个村子里的男人们,进行划粉线,裁香包片。
还有两个人,正在回收村子里的婶婶们绣的香包片。
登记完,合格的,都收了。
并按一片二块华币,付钱给婶婶们。
最多的婶婶拿到了三百块。最少的婶婶也拿到了两百多块。
婶婶们手上拿着钱,高兴地离开了。
门外,一帮嫂子们,眼红地看着婶婶们。
“三婶,能不能教我绣花?我也想赚钱。 ”
“ 行,老四媳妇,你来学吧。”
绣花这一项,能赚钱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婶婶们。
现代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绣花。
如今,才知道,绣花能赚大钱,于是,便找上了婶婶们,跟她们学绣花。
看到曹云龙来了,李幼兵派来的厂长说,“曹乡长,这绣花的人不够,耽误生产。 ”
也是,曹家村才二百二十户,平均每户两个人绣花,也就四百多人。
赶着点绣,一个人一天绣二十片,也才八千片。
这比每天几万的生产量不符啊。
曹云龙问,能不能外发到各村。
厂长说,“离的远了,质量不好控制。要是丢了掉了,说不清楚。 ”
这话对,人家拿了裁片过去,不交回来,或者弄脏了,怎么办?
曹云龙说,他去想办法。
回到了家口,看到老娘带着几个嫂子在绣花。
老娘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来学的人多了。
曹云龙看到父亲在做饭。
这都弄反了。
女人赚钱,男人做家务!
可是,杨丽娟一天能收入四十多块,这是曹刚川望尘莫及的。
所以,他只能上厨房当厨爷了。
这时,村长与支书来了。
“云龙,厂长说,绣花赶不上,要我们想办法。 ”
“这办法不好想啊!到哪里去变人? ”
曹云龙掐指一算。
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