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去参加招飞(1 / 2)
说起这皮革厂,那在当时可是相当出名的企业,曾经是雅安的支柱产业之一。雅安的皮革制造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明清年间,雅安就有好多户人家开着小作坊搞皮革生产。后来到了雅安成为西康省会的时候,当时专门筹建了个制革厂。筹建第二年,皮革厂就正式投入了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二十多种产品,在整个康川地区的各个县里都卖得十分火热。等到了解放之后呢,皮革厂就被人民政府给接管,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国营皮革厂。皮革厂的“星牌”皮鞋,曾经名声在外、家喻户晓,可以说是红极一时。只可惜啊,现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雅安皮革厂,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风雨之后,最终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当年的皮革厂的产品都是真皮制作,从原皮到成品都是经过严格流程。硝皮是皮革制作流程中的头一道工序。所以硝皮车间是皮革厂的第一车间。硝皮就是把毛皮放进碱水里好好地处理一番,简单来说就是把动物皮搁进碱水里使劲搓揉 ,这样就能把毛皮上面的油脂给洗掉啦。然后还得拿清水把残留的碱水洗干净才行。紧接着,再把漂洗好的毛皮泡到芒硝里头,等泡够时间了再捞起来,然后把油皮给铲除干净,最后重新放回缸里继续浸泡。
……
因此,硝皮车间无疑成为了整个皮革厂里最为辛苦劳累的地方。由于学校要求班上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工厂各个车间的劳作之中,而李雨、杨北涛以及向成东三人身材高大,自然而然地便被王老师选派到了这里来。
对于这样的安排,杨北涛心中颇有微词,他愤愤不平地对王老师抱怨道:“王老师,您这么做是不是存心刁难我们呀,怎么总是把我们往条件艰苦的地方送呢?”
王老师听后,不禁笑了起来,回应道:“谁让你们几个是班里个头儿最高的呢?要是你能变得矮一些,那我肯定不会安排你过去啦。不过什么都有好有坏,虽然那个车间工作会比较辛苦些,但好的是那个车间每天上班就只有半天,所以你们每天只需在那儿劳动半天就可以了,剩下半天时间你们可以自由自在,这不挺好的吗?”
当得知只需劳动短短半日时,杨北涛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嘴里嘟囔着说道:“嗯,这样还算说得过去吧。”随后便不再吭声,表示接受了这一安排。
当李雨、杨北涛和向成走入硝皮车间的时候,那位专门负责指导他们此次"学工"活动的老师傅立刻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亲切而又热情的笑容。
老师傅首先领着李雨等人步入车间内部,耐心细致地为他们逐一讲解每一道工作流程。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初步处理的步骤;从化学制剂的调配运用,再到各种工具设备的功能用途等等,无一遗漏。随后,老师傅带领着他们走到位于车间门口的一间小屋跟前停下脚步。
只听老师傅对李雨他们说道:“来来来,同学们!你们先自行在这里挑选一件合身的围腰以及一双合适的手套戴上,接下来我会手把手教会你们如何正确地操作硝皮工艺。”
听到这番话,李雨他们快步走进屋内,认真仔细地挑选出符合自身尺寸的围腰和手套,并迅速穿戴整齐。紧接着,紧紧跟随在老师傅身后,一同朝着一个正在高速运转且不断向外散发着滚滚热浪的巨大旋转锅炉走去。
待走近一看,只见那锅炉之中弥漫着浓密的白色水汽,仿佛一片神秘莫测的云雾世界。老师傅站定身子,转头对李雨他们说道:“同学们,你们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将这些准备好的皮子放进这个大锅里头,等到时间后再取出来,接着送往前面那个位置就行了。”说着便伸手指向了前方不远处正处于皮革加工下一环节的场所。
最后,老师傅补充道:“等你们顺利完成所有这些工序之后呢,就能够休息回家啦!”
李雨他们一听说只要干完这些活儿就能打道回府,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二话不说便撸起袖子开始动手干活儿......
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浓烈且刺鼻的异味,仿佛能穿透人的鼻腔直抵脑门儿,让人感到不适。李雨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转头看向身旁的杨北涛等人,开口问道:“这儿的气味实在太难闻啦!你们能忍受得了这种味道吗?”向成东一脸苦相,连连摇头,捂着口鼻说道:“哪有可能习惯呀,我闻到这味儿就觉得恶心,简直快要吐出来了。”杨北涛则显得有些无奈,他叹了口气道:“王小伙子分明就是故意刁难我们,把我们安排到这么个地方来。唉,算了吧,还是赶紧干活儿要紧,早点完工就能早点收工了。”
向成东对杨北涛说:“还不是你平时老和王小伙子作对。”“算了,别再说了,抓紧时间干吧,干完好离开。”李雨说道。
就这样,李雨他们的“学工”活动在皮草与硝水交织的独特气息中拉开了帷幕......
时光匆匆流逝,不知不觉间,当李雨他们逐渐适应了硝皮车间那股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时,为期一周的“学工”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参加“学工”活动,李雨他们体会到了工人们的不容易,他们在那种环境中仍然一丝不苟的工作,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皮革厂的辉煌。
当他们重新踏入校园的那一刻,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在“学工”活动中的奇闻轶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留恋之情,仿佛还沉浸在那段充满汗水与欢笑的皮革厂劳作时光之中。
“学工”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不久,李雨和同学们又遇到了学校安排的劳动,那就是学校决定改建操场上的跑道,并要求学生们自行寻找煤渣并运至学校操场用于填充跑道。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李雨他们在校期间参与劳动的机会异常频繁,但那时候的学生对参加各种劳动却是充满热情与期待。
王老师布置好拉煤渣的任务后,李雨不禁面露难色,心中犯起嘀咕。毕竟,从准备运输工具架架车,再到去寻找填跑道的煤渣来源,所有环节皆需他们自己去完成。要知道李雨才来雅安一年左右时间,让他去哪里找架架车和煤渣,着实令他感到棘手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