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走访调查 锁定嫌疑(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在一个旧报纸的档案中找到了一篇关于殷智杰的报道。

报道中提到,殷智杰是一名学者,专门研究东亚文化和历史。

但是,在几年前,他突然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个发现让博华意识到,殷智杰可能只是一个笔名,而他的真实身份还隐藏在一个更加复杂的背景下。

于是,博华决定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追踪这个人。

调查小组利用党务处的情报网络,查询了可能是作者人选的背景资料。

所有与这篇文章发表有关的编辑、校对员和任何接触过这篇文章的工作人员均接受了详细的访谈。

调查小组来拜访一位姓李的语言学教授。

杜文键礼貌的请教:“李教授,您好。我们想请您帮忙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确定是否与其他作者的公开作品在风格上有一致性。”

李教授和善地说:“当然可以!我很乐意提供帮助。请将文章给我,我会尽快进行对比分析。”

半天后……

李教授面带微笑,温和地说道:“我已经完成了对这篇文章的深入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手法上,确实与其他作品有着显着的相似之处。”

覃轩嘉的眼中流露出惊喜,急切地问道:“真的吗?那太棒了!您能具体指出这些相似性是什么吗?”

李教授缓缓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当然可以。这篇文章所采用的词汇和句型,与其他作者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它们都偏好使用某些特定的术语、短语,以及相似的句式结构。”

“可能是为了顺利审核过稿,他们在一些敏感用词上使用了相同的别字或代称。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语调和语气也与那些作品如出一辙,都流露出一种学术性的严谨和客观性的冷静。”

杜文键眉头紧锁,追问:“这真是个重要的发现!那么,您是否认为这些相似点足以断定这篇文章出自某位特定作者之手呢?”

李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认真地说:“虽然这些相似性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线索,但我们不能就此下定论,断言文章的作者身份。”

“毕竟,语言和表达方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术背景、研究领域,乃至个人的写作风格等。”

“很多时候,作者为了顺应市场的风向,甚至会刻意模仿某位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使得文章看起来千篇一律,迷惑读者的判断。”

“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线索和证据,才能更准确地确认作者的身份。”

覃轩嘉诚恳道:“非常感谢您的分析和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分析结果继续追踪其他可能的线索,以找到真正的作者。如果有任何新的进展,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李教授乐呵呵的回应:“不客气!如果有任何需要我帮助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告别了李教授,覃轩嘉和杜文键还调查了这些作者人选过去是否与日本有联系。

在另一边。

苏玉慧身着一件宽大的浅色碎花长裙,既显丰盈又不失曼妙,曲线宛如山川般流畅,尽显东方的柔美与温婉。

她的眼中透露着智慧的光芒,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优雅与自信:

“我刚刚对原始手稿所用的纸张和墨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果然,这些材料与一部分作者使用的纸张墨水一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