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震惊门卫。(1 / 2)

加入书签

海涛的语文功底,还真是高老师所说的那样,确实是差了点。

他从手机上下载了关于先进事迹报告的范文,连续读了几遍,也没有弄清其中的含义,更没有找到写文章的思路。

这时候的海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后悔当初没有听高老师的教诲。

总是片面的认为,只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个真理,现在想,这句话是多么的荒谬。

高老师说:“读书百遍”,那并不是一种夸张。但是,我至少读了十几遍,也没有读出其中的中心是什么。

海涛就是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写了下来,再也添加不上新的内容了。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学校,找到了孟校长。

“校长,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是给你送来验收的。”

孟校长接过来说道。

”海涛,我先不用说完成的质量怎么样,从你的态度上,我就认可你。接受任务快,完成任务速度也快。”

海涛笑着说:“校长,我起码要占一方面吧,你这么热情,我再也没有诚意。哪里还有做人的品质啊。”

“海涛,你先坐下,我看一看。”

海涛自己心里明白,这篇文章虽然自己费了很大劲。从自己这里就没有过关,何况让孟校长去看,落差就更大了。

海涛坐在椅子上,看着孟校长的表情。'

孟校长把稿件往桌子上一放,说:“海涛,你把事情的经过描述的很真实。”

海涛一听,孟校长表扬我了。

“校长,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我既没有‘添枝'也没有‘加叶'。”

孟校长笑着说。

“海涛,这种事迹性的报告,讲究的就是真实,不能有一点虚假内容,不能有水分,更不能夸大事实真相。就是靠平凡的小事,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当前形势,弘扬身边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全民素质。”

海涛看着孟校长不停地点着头。

“海涛,写文章就好比在平地上搭帐篷,先搭起框架,在填东西,你明白吗?”

“校长,我明白。”

“海涛,你明白了,我给你的就修改也完了。”

海涛听孟校长这么一说,又蒙了。

你哪里给我修改了,笔都没有拿,一个字也没有写,这就算修改完了。

海涛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孟校长。

孟校长也明白海涛的心理,又反问道:“海涛,还有哪个地方不清楚?”

海涛又是支支吾吾没有说话。

孟校长又笑了。

“海涛,我给你说,文章的段落就是帐篷的框架,大标题就是帐篷的支柱,小标题就是帐篷里要放的各种东西。帐篷的顶盖,就是当前的形式。帐篷的地面,就是通过活动的开展筑牢的基础。你按照我说的,自己对照一下,缺少哪些内容,完善一下好吧。”

海涛听孟校长这么一说,确实感到自己说的就是一篇流水账式的小学生日记,既没有框架,更没有主题。

海涛红着脸说:“校长,我这份作业没有完成好,我还是返工吧。”

“海涛,这是你自己做的事,要体现出你的思想,对事情的认知要详细阐述,社会的影响力,是广大公众通过你的事迹受到感染而爆发出来的一种力量,这方面不要叙述。”

“海涛,你来我们这里做报告,我还要对你的材料审核把关呀。”

“好的,孟校长,我一定能过关。”

杨海涛这小伙子,无论做什么事,还真有股韧劲。

他回到宿舍后,认真思考孟校长说话的内容,又拿出报告。为了搭好房子的框架,他一连几次修改,也没有找出一个合理的标题。

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学好语文。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怎样确定一个合适的富有感染力的标题,使报告具有影响力,成为他需要克服的一道障碍。

“读书百遍”,他拿出报告反复阅读了数十遍,一句闪亮的词语浮现在眼前。

第一个框架搭好了,第二个框架还是采用了同样的办法。

就这样四个框架搭好了,在把具体的事例在帐篷里选择合适位置安放好,一个完整的帐篷就这样搭好了。

海涛抬头抬头一看墙上的时钟,时针已经到了下午两点。

这时候他才感到肚子空空的。

一阵电话铃的响起,海涛又清醒了起来。,也驱赶了他的疲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