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察隅地区(1 / 2)

加入书签

就在福建大部沦陷,建虏大军南下,进攻福京,郑成功领兵拼死抵抗之际,千里之外的茶马古道,隐隐有了繁荣的景象。

因为明末战乱不断,茶马古道有荒废的风险,这条从汉代开始就被称为南丝路的道路,眼看着就要消失。可在高衡和兴华军的运作之下,竟然起死回生,被兴华军驻军的茶马古道,已经恢复了通商条件,并且自从兴华军开始在当地招工之后,土司报名踊跃,加上修路战争和挖矿战争的影响,各个土司取得了一种平衡,茶马古道经过哪个土司的地盘,就由哪个土司派人进行修缮。

所以,仅用了数月时间,茶马古道就恢复畅通。高衡立刻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商队,从兴华军控制区直接出发,携带大量的物产,包括海盐、铁器、武器,路过云南的时候,还在当地采买了数量巨大的普洱茶砖,茶马古道,简而言之就是用茶叶换战马的道路,可想而知,茶叶在当时是具有战略物资地位的。

其实,自古代开始,关外游牧民族对于茶叶、食盐和铁器的需求量就特别巨大,早在朱元璋时期,茶叶就已经是一种战略物资,为此,明廷还曾经下达过禁止私人贩卖茶叶的命令,将茶叶跟食盐抬到了同一个高度。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兴华军接管之后,高衡已经发觉,这是兴华军绝好的机会,从青藏高原获得战马,比自己培养战马还要方便快捷,但关键是,要能拿得出在草原上通行的硬通货。

目前,青藏高原正被固始汗占领,建立了庞大的和硕特汗国,而在拉萨,五世达赖奉固始汗之命组建的甘丹颇章政权,正统治着藏地,所以此次,商队出了云南,实际打交道的就是甘丹颇章政权。

达赖这个称号,高衡太熟悉了,不仅是高衡,恐怕后世的每一个国人对此都非常熟悉,后世的这位达赖,可没有和国家站在一条线上。但是第五世达赖不一样,第五世达赖叫做阿旺洛桑措,是高原上备受尊崇的一位贤者,特别是在政务治理方面,对高原有着卓越的贡献,所以固始汗建立和硕特汗国之后,将五世达赖作为甘丹颇章的实际管理者,足以稳定当地的局面。

这是茶马古道开通后,第一次大规模贸易,而且是以官方的名义,所以统帅部和高衡对于此次贸易都极为重视,领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景昭。连景昭这个后勤总管都亲自出马了,足见这次贸易的重要性。茶马古道中断了这么久,不仅仅是内地的商人没去藏地,藏地的商人也几乎不来内地,再这么下去,双方的来往就要断绝了,高衡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大人,你说,我们这次贸易能成功吗?我是个粗人,不太懂这些。”茶马古道上,庞大的商队正在向前行进,这次兴华军在安南和云南征集了大量的骡马驴子用来拉车,光看数量,就有数百辆驴车骡车,还有很多驮马牲畜背上架着货物。

不仅如此,高衡也算是下了血本,调集了阿木带领一个整编骑兵营随行护卫,加上茶马古道沿途各个驻军点的接应,这一路上,庞大的商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沿途土司有些虽然眼馋,但是他们也知道,这些货物是属于谁的,谁要是敢对这些货物动心思,那就准备好被兴华军抄家灭族吧。

这段时间,兴华军在这里恩威并施,土司部落早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打又打不过,还想挣人家的钱,想想,人还是不要跟银子过不去,所以大家也都偃旗息鼓,争着修路挖矿,多搞钱才是正道。

一路上没有危险,阿木百无聊赖,便跟景昭闲聊。说起来,阿木是彝人,对于茶马古道的情况还算是比较了解,但是出了云南,进入藏地之后,阿木可就两眼一抹黑了。跟阿木一样,景昭也是两眼一抹黑,别说是藏地的情况,就算是云南,景昭知道的也不太多。还好有阿木这个向导,两人一路结伴,倒也不寂寞。

景昭回答道:“这次是大帅亲自下达的指令,出发前,大帅特地跟我恳谈了一个时辰,我能看得出来,大帅对这次贸易的期待非常高,别的我们都可以不要,但是战马是我们现在最稀缺的资源。不仅如此,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

阿木一愣,“哦?大人,什么重要任务?”

景昭压低声音道:“本来在出发前应该告诉你,但是大帅说了,按照保密要求,我只能将时间往后拖,现在行程过半,我可以跟你说一说。”

阿木竖起耳朵,只听景昭道:“现在的青藏高原是和硕特汗国政权,被固始汗统治,而单独拎出藏地来看,有个甘丹颇章政权,领导人是达赖喇嘛,我们北出云南,遇到的就是这个甘丹颇章,大帅的意思是,是否能跟这个甘丹颇章政权取得一些联系,或者说改变他们的政治方向。”

景昭不能再细化下去,因为这在统帅部内部也是绝密,高衡也没有把事情的全貌告知景昭,只是让他最好能跟达赖取得联系,只要大家有接触的想法,高衡可以亲自去跟他们谈一谈。

时间倒回到商队出发前一天,统帅部内。“军师,商队明日就要出发,可本帅总觉得,如果茶马古道只能承担经济作用,实在是有些浪费了。”站在窗边的高衡看着街面上来往的人群,对身后的成子龙说道。

如今的谅山府,已经今非昔比,现在谅山府总人口已经超过二十五万,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大城市了。不仅如此,谅山府的工商业非常发达,城外,兴华制造局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多了,工人就多,工人多了,产量就会增加,产量增加,只要有良好的销路,就能赚更多钱,工人的薪俸就能增加,消费力就会加强,反过来还能推动谅山府府城的发展。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也是谅山府繁荣的根本原因。

在高衡看来,谅山府这座城市就跟他的孩子一般,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全都是他和兴华军全体同仁的心血。但是时间越往后,高衡就感觉到自己肩头的担子越重,往后的形势更加艰难,兴华军要在各个势力包夹中生存下来,不能靠别人施舍,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