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泛舟五湖(3)(1 / 2)
忠臣良将于王权而言,不过是危难之中急需的一座临时搭建的桥或是一把遮雨挡风的伞。难关一过,桥可拆伞可弃。大位已定,他们要么以忠心为由絮絮叨叨尽说扫兴话,要么就是什么也不必说不必做,他们的存在就会不断提醒王者——他们手握兵权功标青史,只要愿意,王位也可以是他们的。
无论吴王越王,他们本性是一样的。所以,认清这样的事实,忠臣使命已达,就该带着赏赐退居二线,安享余生。而非贪恋名位,到最后惹人猜忌落得君臣不欢而散,甚至功亏一篑,赔上性命前途。
相形之下,范蠡的见识胸襟明显高于伍子胥和文种。知进,需要胆识勇气洞察力。知退,需要自胜、智慧、格局。
范蠡能在功成名就的一刻选择激流勇退,并非自命清高跟钱财有血海深仇,而是他高屋建瓴的预判令他感到危机四伏必须尽快撤离。
据说,范蠡到越国之后,一次泛舟出游,偶遇一位世外高人,与之一见如故,便将他引荐给越王。
这位喜好湖光山色博古通今的没落贵族之后,名叫计然。他的祖先曾在晋国世代为官,因为宫廷内斗远走宋国。因为家学渊博,勤学不倦,故而满腹学问。他的才学,除了汲取旧籍古书,更多的则是源于自觉自悟。
比如他时常在江海穿梭,看海鸟飞翔,鱼儿跳跃。观察鸟儿捉鱼,鱼儿如何自保,两者的攻防对峙,够他看上一整日。他留心野兽山鸡如何迷惑对方,如何设下陷阱,受困者如何求救,如何抱团度过危机,偶遇一次,令他终生难忘。
与草木为友,与天地为伴,一切生命皆是平等共生。沉醉于这样的环境,远离纷争,擦亮他的眼睛,拭去他历经俗事被蒙尘的灵魂,他的眼界自然高于汲汲名利者。
近距离的观察弱小生物生存的艰辛,同时见识到强大掠食者的强势霸道,他领悟到了大自然的残酷无情。除此之外,它还变幻莫测。强弱并非固守不变,强者面临生存条件的恶劣,一样处境艰难,相反,弱者却能凭借数量优势全身而退。
正是因为长时间远离尘世不受打扰的思考总结,他心净眼明,看得更通透。见微而知著,博学多才却不恃才傲物凌人,而是虚心若谷常怀敬畏。
得到这样才冠一时的高人指点,本就卓越不凡的范蠡更是如鱼得水进步神速。对越王刻薄寡恩的评价,恰恰出自计然。
经过范蠡的引荐,计然见到了越王。一次会面,他便得出此人可共难不可享乐的结论。于是,他选择远离,奔赴远方。他去追寻他的浪漫洒脱,留下范蠡施展胸才大略。
几十年过去了,范蠡没有忘记计然对他的提醒,果断抽身,逃离越国。
听闻文种被杀,范蠡只能望洋兴叹,素服三日,为友哀悼。偶尔垂钓,鱼儿迟迟不买账,范蠡便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之中
二人相识之初,范蠡是一介布衣,文种已是宛县之长。因为一场邻里口角差点引发的械斗,文种一筹莫展。范蠡以博闻明断称著乡里,文种请他出马,几番调停,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从此,文种便视范蠡为知音,过从甚密。
深交之后,两人都表现出对际遇的不满。彼时正是楚平王执政,听信谗言,费无极之流兴风作浪,太子被逐,伍子胥父兄被害。在他的治下,楚国国力江河日下,君臣猜忌,人心不附。
某次秉烛夜谈后,两人分析利弊,权衡轻重,得出一个结论:未来的霸主是越国,若能效力越王,便能成千秋之业。
在此之前,吴国也曾在二人的考虑之列。毕竟彼时的吴国地域实力都在越国之上,吴王又有雄才大略,正在网罗天下长才。
只是,虽然因为楚国无处施展才干而苦恼,还没到去到敌国对付故国的程度。毕竟,两人是楚人,对乡土的眷恋热爱仍是根深蒂固。跟伍子胥、伯囍不同,他二人是身负杀父之仇愤而逃亡,志在复仇,其次才是展露才学追逐名位。
文种有官职在身,先在楚国等着。待范蠡去越国打探,寻到机会,再叫文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