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绛县换旗,攻克垣曲(1 / 2)

加入书签

绛县,地处中条山的西北麓,地貌东南高峻,西北平缓。东部与翼城县相邻,西部则与闻喜县接壤,南部跨越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则自东向西由翼城县、曲沃县环绕。

浍河与涑水两大水系在县境内蜿蜒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使得农田肥沃,稻谷飘香,一片丰收的景象。

绛县的百姓正忙碌于秋收冬藏,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使用着传统的农具,遵循着古老的农耕智慧,期待着一年中最丰盈的收获。

姜维率领五万精锐之师,自曲沃城下誓师出征,目标直指河东郡的绛县。

大军行进间,旌旗猎猎,战鼓雷动,士气如虹。

绛县的五千魏军虽严阵以待,但是兵力悬殊巨大,在蜀军将士的英勇冲锋下,防线很快出现裂痕。蜀军一鼓作气攻破了魏军的多道防线,攻入城中,对魏军进行分割包围和逐个击破,魏军防线彻底崩溃,绛县城头换上了蜀军的旗帜。

垣曲县城依山傍水,坐落在黄河中游的北岸,地处太行山与王屋山的交汇处,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南望中原沃野,东连华北平原,西通关中腹地,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防御的重地。

黄河的支流沇水流经此地,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随着姜维率领蜀军相继攻陷安邑、闻喜、东垣、曲沃、绛县 ,垣曲县城,这座孤悬于敌我势力交界之地的坚城,已是四面楚歌,人心惶惶。

九月的垣曲,天空阴云密布,秋风萧瑟,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一万守军严阵以待,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动静。

城内,气氛凝重而有序。将领们穿梭于各处,部署着防御策略,鼓励士气,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士兵们或加固城防,或搬运粮草,或磨砺兵器,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熊熊战火,誓要与城池共存亡。

城外,蜀军对垣曲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蜀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鼓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整个山谷。

蜀军士兵身着青黑色铠甲,手持长矛、弓箭,或埋伏于密林之中,或列阵于平原之上,只待一声令下,便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垣曲城。

夜幕降临,火把照亮了垣曲城的外围,也照亮了双方将士坚毅的脸庞。

城外的蜀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在垣曲守军的顽强抵抗下,也陷入了久攻不下的困境。

蜀军营帐内灯火通明,姜维身着铠甲,眉头紧锁,凝视着地图上的垣曲城。四周,众将或坐或立,气氛凝重。

姜维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诸位,我军已在此地围困多日,然垣曲城防坚固,敌军坚守不出,我等久攻不下,该如何是好?”

副将杨卫国率先发言,他沉吟片刻道:“将军,我军虽士气高昂,但连日来攻城不克,将士们已显疲态。若继续强攻,恐有伤亡,且难以速胜。”

孙勇接着说道:“杨将军所言极是。我军粮草虽足,但长期拖延下去,恐生变故。不如暂且退兵,待休整后再图大计。”

姜维摇了摇头:“退兵?我军若退,士气必泄,且让敌军看轻。再者,此城乃战略要地,若失之,影响北伐大计,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安西将军夏侯霸挺身而出,他曾在魏军时便与姜维相识,深知其志:“将军勿忧,兵法云:‘上兵伐谋’。我军可尝试智取,而非力敌。或许可派细作入城,内外夹击;或诱敌出城,野战歼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