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1章 所向无敌,横扫一切(1 / 2)

加入书签

实力达到天人的段熲,一身实力早已超越常人,不过是转眼的功夫,他的武力值就已经近乎全开。

【叮咚,段颎技能‘武勋’效果1发动,对敌发动之时,自身武力+5,统帅+2,全军士气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段颎基础武力:108;

装备:虎牙血灵枪+1,猛虎咆哮驹+1;

‘武襄’+1,‘凉州三明’+2,‘五虎破敌’+1,

当前武力上升至119;】

【叮咚,段颎技能‘血枪’全部开启,效果1+6,效果3+2+2+2,当前武力上升131;】

而这,还没有结束。

【叮咚,段颎技能‘武勋’效果2发动,对战异族之时,自身统帅额外+1,若是段颎亲自上阵杀敌时,可使全军将士武力+1;(注:若是同族作战时,只能增幅将领一点属性;)

由于段熲亲自上阵,故己方全军将士武力+1,段熲当前武力上升至132;

狄青目前武力+1,当前武力上升至…

石玉目前武力+1,当前武力上升至…

东方伯目前武力+1,当前武力上升至…

李天长目前武力+1,当前武力上升至…

王显…

………;】

全军增幅上限,最高为六点武力值,而技能增幅上限,最高为三个技能。

也就是说,如果一次性接连发动三个全军技能,那么第四个发动的全军技能增幅,就会直接宣布无效化。

不过这次,汉军只有两个全军技能增幅,另外两个,是全军组合技增幅,所以才能一起发动!

随着段熲亲自出战,再次为汉军提高一点全军增幅,使得汉军的全军增幅,瞬间达到了五点。

要知道,草原联军的全军武力增幅,虽然也是有着五点,但因为段熲的技能压制,实际上作用在士兵身上的,只有四点全军增幅。

也就是说,现在的汉军士兵增幅,要比草原士兵增幅高一点。

“挡我者死。”只见段熲一马当先,手中的虎牙血灵枪不断被他挥舞着,而且,段熲在无法开启罡气铠甲的这一限制下,直接开启了真气纱衣。

反正东方家族与长生天,签订的协议是,天人强者不得随意出现在战场之上,对普通的武者任意出手,因为这样会随意打破双方的平衡。

段熲自然可以找到,这其中的漏洞,反正他只要不使出天人级别的罡气,那他就不算一名,货真价实的天人强者。

所以,段熲才会使用真气纱衣对战,反正以他天人阶别,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这点消耗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真气纱衣的加持下,段熲的战力更是非同寻常,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斩杀一百多草原士兵。

【叮咚,段熲技能‘血枪(一次强化)’效果2发动,冲锋在前,当段颎单骑冲阵、或者是领军杀敌时,在战斗中杀至第十人时,自身武力+1;杀至第五十人时,自身武力+2;杀至第一百人时,自身武力+3;杀至第三百人时,自身武力+4,并强行降低敌方全军将士一点武力;

段熲目前共计杀敌有一百余人,故自身武力+3,当前武力上升至135;】

“快,拦住他。”

见段熲如此勇猛,一名在中军指挥的草原将领,当即惊慌失措的下达命令。

很快,就有数千步骑兵,朝着段熲而来。

这一刻,段熲并没有继续冲杀过去,而是下达了一个命令。

“放箭!”

还没有等草原联军,从震惊当中完全回复过来,并组织好军阵的时候,段熲便立刻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毕竟,此时的八千骑兵,在段熲的肆意冲杀下,已经杀到草原联军附近,使得他们已经进了,汉军骑兵弓弩射击的范围之内。

“嘣嘣嘣……”

接连不断的弓弦响声,瞬间连成了一片,箭矢就跟暴雨一样,倾泻到了草原联军的头顶上。

这八千骑兵,可是段熲最后的底牌,无论是斗志,还是战力,都是杠杠的,他们虽然不像草原上那些,一出身就是骑兵的人一样,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但这不代表,他们的骑射水平就差了,毕竟在双足马镫这一骑射神器的加持下,汉军骑兵的骑射水平,只会越来越强。

况且,这八千骑兵,也不全部都是弓骑兵,这里面,还有三千强弩手,每人手中拿的,还是早已失传的连弩。

借助了机械的弩箭,在马背上操作的时候,可就比弓箭要简单多了,而且射程也更远。

段熲这次带的连弩,属于那种手枪式连弩,机括里面一共装有十支箭矢,射出一支后

所以,三千连弩手,根本就不需要装填弩箭,因为足足十波弩箭的疯狂射击,足够让他们杀到草原联军,中军位置的前面。

“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里这句话,不知耽误了多少,一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人。

一说到兵法,在大多数人的内心之中,他们瞬间做出的反应就是用“计”,想办法用最少的代价击败敌人。

比如,华夏历史上,那些流传下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

赤壁之战,周瑜五万人外加刘备的三万援军,打败了曹操二十万余人,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前军先锋大将谢玄用八万兵力,把苻坚九十七万大军打得是落花流水,追到洛阳时,苻坚的九十七万人,就剩下十多万人了。

很多人会说了,看这用兵之计使得好不好,可是关乎几十万人的生死。

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可以先从《孙子兵法》,书中的一句话讲起。

就是上面提到的,“兵者,诡道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