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七章:建国大会(六)(1 / 2)
“到了工业时代,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多的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转变到从人类社会中交换得到。然而勤劳的特性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还得到了增强。” 奥利弗史密斯走动了一步:“不再靠天吃饭,使得生产更具有稳定性,有操作空间可以期待工人们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分配方式的讨论也被拉上台面,作为权衡各个势力的手段,同时大幅的增长了生产积极性。”
“没错,企业也好,国家也好,总是绞尽脑汁的想让工人们去多干一些,去更加‘勤劳’,很多领域都在慢慢从计时转变为计件。尽管这一手段因为技术,还有各种各样的方面来约束,使得直到近些年都未能完全踏出这一步,但是其本身的优越性已经跃然于纸面。” 奥利弗史密斯打开了模型图表:“我们模拟也能轻易的看出这一点,同一体系当中,对于同一个人,他的报酬将由努力程度与其他扰动因素决定。当报酬与努力程度相关程度越高,与其他扰动因素相关程度越低,那么劳动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反之亦然,当差异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持续求神拜佛的现象。相比于踏实干活,民众更愿意偷懒和投机倒把,这就是因为他们已经认定结果最主要取决于其他扰动因素。”
“‘越劳动越富有’,当一个社会遵守这一点——起码是民众相信这一点时,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欣欣向荣。而当民众的风气背弃这一点时,这个社会则将一蹶不振,向着破灭的深渊前行。原因就在于,勤劳是源于信赖的力量,失去了信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而现在的格鲁伯也好,多伦也好,大多数的国家都面对相同的问题。” 奥利弗史密斯摊了摊手:“在这个智能机器人的时代,这种问题并非只是周期性的经济规律,更是源于生产方式本身带来的变化。在这些发达地区,血汗工厂的消失,标示着大多数人的努力与否,已经不再是国家关注的对象。不过尴尬的是,身为落后地区的中萨巴地区,反而比他们更早的处于这一状态。再叠合历史上的诸多问题,更是让现状显得无比糟糕。”
“不稳定的气候,对于农耕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这是中萨巴地区一直以来的困难,但进入后殖民时代以来,这一区域的人口却整整翻了七倍。那么这是因为他们积极劳动,将整个中萨巴改造成了适宜居住的环境吗?绝非如此!工业化的发展将很多矿产从不为人知且无用转变为了极有价值,而为了获得这些物产,工业国家们愿意付出包括粮食在内的资源以此来换取它们。而这也导致中萨巴的致富方式更加与劳动彻底背道而驰。” 奥利弗史密斯轻轻点击着投影:“目前仍有很多中萨巴人勤劳的在土地中耕耘着,但是就整体而言,难民,城市贫民窟,盗贼与劫匪,还有叛乱的武装分子实在太多,以至于给治安和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就算是在企业的农场和工厂里,也不过是给予民众最低的工资,然后将产品尽数掳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本地的居民还是过去的什么投资者,没有人能对劳动致富抱有什么信赖,而这也将是极为绝望的状态。”
“没错,勤劳这种信赖的力量在这里没有生存的空间,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绝非轻易就能改变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些简单的场景:我们搭建工厂,而工人们却从早到晚都在偷懒,工头整日向工人们收取贿赂以此达成便利,厂子里的领导暗中私自出售大部分产品与原料来获利。这就是一种不信赖,使得贴现因子处于高位。”奥利弗史密斯拍了拍衣袖:“他们不信任自己能通过劳动获利,不相信我们会赋予他们想要的结果,不相信我们能长久存在。他们并不相信虚无缥缈的未来,只相信现在。即便是现在的一块金币,也比未来豪宅香车的承诺更具备吸引力,这就是这里的现状。”
“曾经有过吧,组建本土游击队,结果那些人拿了枪,竟然全部到黑市上换了钱然后逃之夭夭。是有这种事吧?” 奥利弗史密斯看向阿德里安帕瓦尔,而对方也只能笑着无奈的耸了耸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