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马植进谏(1 / 2)
看这童贯其言铮铮,若不是自己穿越而来,从后世的书上知道这位大权臣是奸臣,就现在的情形,自己若是徽宗皇帝,怕是也是对这人的表现视为忠心不二,不会认为这人是奸臣。
也许旦凡是智商正常的领导者,在用人的时候恐怕都是认为自己用的人绝对是对自己忠心的,可为什么会被后世记载为用人不明,任用奸人,应该说不是领导者智商有问题,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人在局中,判断其下属到底是忠是奸,在判断力上出了问题。也就是不够清醒。
这就是好比说一个人被骗了,别人能轻而易举地看出来你被骗子骗了,而你身在局中,在当时却是丝毫不会认为那人是骗子,他在骗你,而是认为这人对你是很好的,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你,是实不知他在害你。
人被骗,往往不知自己在被骗中。
徽宗皇帝,也许现在正是这个状态。
身边围绕的这些一个个权臣,皇帝自我感觉这些臣子都是很忠诚的,怎么会感觉自己会用人不明。
很显然,通过这一场无谓的耗时颇多的辩论,还有大朝会金殿上的表现,作为一个局外人,杨云可以看出徽宗作为天子,有诸多的优点的同时,也有致命的缺点。
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共存的矛盾体。
徽宗作为天子,颇有民主之风,任由臣子各抒己见,听取不同臣子之言,这是优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开明之君。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徽宗兼听却不下定断,朝堂上允不允许金人带来的禽兽之物进金殿,现在王童耿争论恽王到底是不是忤逆,到底要不要放恽王出牢狱,若是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皇帝,这种事情早就一句两句就给定下来了。
可是徽宗皇帝却偏偏任由臣子逞各种口舌之能,非要大臣长篇大论,唾沫星子满天飞,无谓争论,耗时颇多后,徽宗皇帝最后才决定究竟该如何如何。
此是致命缺点,作为一个最高领导者,每天身边一定会有太多太多的大事小事,不能任何事情都不分轻重主次,事事都要花同样的精力,缺乏临机当断、快速处事的作风,这跟三国诸葛武侯大事小事凡事亲力亲为是一样,都是缺点,可绝不是优点。
杨云正以一个局外人后世人的视野来观察总结皇帝身上的优缺点,摸清皇帝身上的优缺点,方能对症下药,有朝一日,能通过自己某些不着痕迹的劝言、建议,能改变后面可悲的历史走向。
如真能改变,那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没白活,就是有贡献于这个世界的。秤砣虽小,能压万斤。就如后世的某张少帅,当日本人大肆侵略整个中华民族时,悍然发动西安政变,中华民族终从危亡关头走向一致对外联合抗日。
自己虽不可能像张学良那样通过武的方式兵谏改变历史走向,不过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清楚知道后面的历史走向,能够比这些局中的人更能看清时势。
既然这样,那也许研究透彻皇帝的性格和心性,以文的方式言谏、婉言来改变皇帝的认知和思维,进而让皇帝尽早作准备,以防未来历史的走势,避免自己将来不愿看到的悲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