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修改军制(下)(1 / 2)
“我以我血荐轩辕!”伍思成默默的念上几遍,有这一句就已经够了,而且他说出了问题一人承担,那就听听他的想法也好。
只见众目睽睽之下,伍思成朝李芗泉深深鞠躬:“大人一心为宋,用心良苦,伍某方才出言不逊,望大人见谅。至于如何改军制,还请大人明言,若是有道理,伍某不会反对。”
他说不会反对的这句话很有分寸,实际上就是表示他没有同意,若是出了问题,跟他可没有关系。
对方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转弯,倒让李芗泉诧异,这倒也好,有什么说什么,他虚抬了一下伍思成的双臂:“伍大人,我刚才也有言语不对的地方,你也不要见怪。至于这个军制嘛,我是这么看的,来来来,我已经画了张纸,大家来看看,参谋参谋。”
说罢,李芗泉拿起桌上的一纸黄纸,只见上面赫然列着后世的表格,还是Excel的样式,张靖是见识过的,李芗泉对横竖之间的意思略作解释,伍思成这个文官便有些明白了,但他还是皱着眉毛:“这些如蚯蚓般的符号又是甚么?”
李芗泉一愕,摸摸脑门恍然大悟道:“这是前些日子写的,本想交与韩正将商议商议的。写的时候却忘了各位不懂阿拉伯数字,是这样的,这是一、这是三。。。。。。”
“什么伯?阿拉?可是江浙人氏(吴语中阿拉代表我的、我们,如今宁波人自称阿拉)。”
“这个。。。。。。阿拉伯不是江渐人氏,是西域那边的。”李芗泉不想在此事上纠缠,便慢慢解释这个表格中所列的军制意思。
如今这里只有伍思成、张靖,还有那个单小英识字,其余人等要么目不识丁,要么大字也认不得几箩筐,却也在一旁瞧个好奇。等大半个时辰过去,伍思成才把表格中的意思弄明白,他直起腰抚了几把胡须,又拍手赞道:“这表甚是有趣,简单明了,横竖之间,偌大的军制便道得明明白白,莫非也是东婆罗国所制?甚好甚好,未料到东婆罗国人的才思奇妙至此,让人景仰不己,伍某且学了去,之后的民政之事,用这表格却是大有用场!”
李芗泉不语,心里感谢了比尔盖茨一句,对伍思成的赞扬只能是笑笑不能解释了,否则将自讨苦吃,马上将话题一转:“我的建议就在这纸上,我们朱雀军,应分成伍、什、队、都、营、军、厢五个大级别,其统兵官分别为伍长与使臣、什长与承局、队为押队与十将及将虞候、都为都头与副都头其中骑兵为军使与副军使、营为正将副将与准备将、军为统领与副统领、厢为统制与副统制,然后从队开始,其实这与大宋军制大同小异。
“在这里,我突出了使臣、承局、十将、将虞侯一职,都是协助对应的伍长、什长、押队,承担,为什么要这么做,两个目的,其一是让这类人看到希望,他们的晋升目标就是协助对象;其二,在战场之上,他们肩负着第二统兵官的作用。
“同时,我要增设抚官,专司安抚军兵、效用及带兵官等,不受该级统兵官所管,受上一级抚官所制。”
“东婆罗国军制亦是如此?”
“不是,东婆罗国是采用的班、排、连、营、旅、军、集团军制,我估计说出来你们都会反对所以不提也罢。”李芗泉又指着纸道:“这是基本参与大宋军制但又略有不同,具体是兵员的编制,这是关键。
“诸位请看,从队开始,我编制了队抚官、旗手、护旗、斥候、伙头军、队医士、队兽医士、还有四个什共57人,另外配备驮马10匹战马11匹,可以大为提升队一级的机动性。
“在都一级,我参照大宋军制,除都头亲卫扩为4人外,然后固定的增设了文书,三队为一都,分前队、中队、后队,前队主攻,中队支援,后队防卫;而在营一级,则固定的增加了赞画,这个赞画就是参谋,是专门为作战而出谋划策的,三都为一营;在军一级,增设了军乐队,平时也在基层部队,丰富兵将的战余生活,三营为一军;在厢一级,又有工匠营、辎重营、后勤营、战车营等增设,但平时亦是分拆出来与军一级行动,三军为一厢。
“诸位的脑袋里是否有很多的问号,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坦白说,我就是要加强控制,同时提高军兵与效用的凝聚力,提高生存率,提高战斗力,提高胜率!
“你问如何提高的生存率,譬如,使臣、承局、十将、将虞侯相当于统兵官的副职,他们是对应统兵官的顺位接替人,当战场之上统兵官出现不测时,这些人就应该马上接手军队的统率,避免队伍出现溃乱,就能提高生存率与胜率!”
看众人似乎懂了些,李芗泉才道出改军制的原因:“我和鞑子有过多次交战,必须承认的一点,真鞑子是很厉害的。我们能维持住当前的局面,除了朱雀军、长宁军的英勇之外,还依靠了各种机缘,也可以说是上天眷顾。但是,未来我们不能靠上天怜悯。
“综合实力上我们做不到与鞑子对抗,但在细节上,我们要领先他们。我这样设置军伍的原因,就是要以一队对付鞑子两个牌子,即50多人对付20名真鞑子,一营对付鞑子一个百户,从数量上压倒他们,这时营是我们的一个机动作战单元。
“。。。。。什么叫作战单元?就是可以单独行动,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一支军伍,在我们大宋的以往军队中,往往要军一级才能独立作战,而朱雀军,在营一级就要能独立作战。
“将来,我们的战力提升后,我期望能达到一什对阵一牌子还要有余,一都对付一百户,一营对付鞑子一个下千户府,一军对付鞑子上千户府,一厢可匹敌万户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