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粮食复制(2 / 2)

加入书签

然而第二种方法做出来的面应该不好吃。这样的话,长期下去,可能还是需要在方法一和方法三中选一个。

以后再说吧,下一顿饭用方法二好了。”

(六十八)

运河岛说:“今日闲来无事,浏览县志,发现有一篇记载居然名为‘粮食复制’。

点开之后发现此‘复制’非彼‘复制’。

这篇记载出现在《德化县志》中。原文是这样的,‘德化粮食复制品,以米粉为主,其次为线面。熟面条只有城关、赤水等地市场加工销售。米粉分炊粉、水粉两种,均用手工制作。每50公斤大米做出炊粉45公斤左右,水粉只有36至375公斤。’

由此看来,‘粮食复制品’指的是经过简单加工的粮食制品。

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复制品厂’,制作的自然也是这种‘复制品’,不是现在大多数语境之下人们会想到的那种‘克隆体’。原文说,‘1958年县粮食局在城关建复制品厂后并入粮食加工厂,以大米、面粉和大豆用机械加工成米粉、生面条、面粑、挂面、豆腐等。’

这样看来,如果在1980年代和当地人谈论‘复制品’,他们会想到的很可能是粮食制品。很可能这才更接近‘复制品’这个词一开始拥有的含义,只是几十年之后,时过境迁,这个词被用来表达另一种含义,而原先的含义不怎么被提及了。

网上搜索的前五页中,所有关于的‘复制品’的内容,取的都是现在的含义,连百科中对这个词的解释都只有现在都词意,没有粮食制品这个词意。

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会发生?

找到答案并不容易。

我只是知道,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吃‘复制品’,只是不会把他们称作‘复制品’罢了。

不过,还有种可能,就是此处‘复制品’这个词类似于专业词汇,因此日常之中这个含义不常出现;只有在专业性的讨论之中,在和‘粮食’这类词一同出现的时候,才会被拥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人群解读为‘粮食制品’。

这是一个有点意思的小发现。

每天能有几个有趣的小发现,生活就更令人期待了。”

(六十九)

运河岛继续翻看《德化县志》,说:“县志中记载了很多当地的谚语,绝大部分谚语中都有闽方言的痕迹。不少谚语都让我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摸苏行动迟缓食无香菇。’

‘倩侬雇人哭无目屎眼泪。’

‘戆戆呆傻无衰旺。’

‘小暑抠草大暑大,大暑抠草看秋外,立秋抠草大无偌大不了多少。’

上面这几条都是我完全猜不出含义的。我完全没明白‘香菇’,‘哭无目屎’,‘衰旺’,和‘抠草’在这几句话里到底想表达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似是而非,只能勉强揣测的谚语。整条记录中,我能大概确定含义的只有寥寥数句。

很多谚语,在脱离了当时当地的语言和生活环境之后,自身的含义大概就成了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