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苏联(1 / 2)

加入书签

火车上,李浩成把那晚的情景回忆了再回忆。

他复盘每一个环节,看自己是在哪个地方失守的。

每次一细想,他便觉得头痛欲裂,最后索性放弃,得出一个结论——邵姒姒不可小觑,从前大意了,以后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如此一想,心里便舒坦多了。

第二天,火车驶进蒙古,开了整整一天。这里的戈壁荒漠如同外星地貌一般,大风长啸于怪异的戈壁之间,发出曲折而诡异的声响。

出了蒙古,是一望无际的荒野之境——西伯利亚森林。

西伯利亚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之一,层层的树木似乎延伸到了天地的尽头。

火车仿佛闯入秘境的打扰者,打破了森林的幽深。

置身此地,李浩成陷入了无尽的孤寂。

在此孤寂中,不免会去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我为什么会重生?

重生后我的使命是什么?

我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小我与大我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回答他的,只有火车的呼啸,森林的沉默,以及那片一望无际的绿色。

李浩成之前忙着赚钱,没时间问自己这些问题,也没有时间为这些问题去找答案。

现在,当火车冲破西伯利亚森林清晨的迷雾,当他看到贝加尔湖畔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睛里满是湿润。

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蔚蓝的湖水,波光潋滟,善利万物而不争。

森林里的百年老树,枝枝叉叉都是答案。

天上的云雨雷霆,地上的走兽飞禽,会给出回答。

它们不说话,却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大道无言,自然如是!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澄澈清冽,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火车在贝加尔湖畔的斯柳江卡站停靠。

还没进站,车门口就挤满了卖鱼的人。这些鱼,都是从贝加尔湖打捞上来的,有的新鲜,有的经过多日熏制,滋味各有特色。

短短两分钟的停车时间,就像鱼市赶集。

车上的买鱼人和车下的卖鱼人争分夺秒,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从车没停稳到缓缓启动,买鱼卖鱼的交易就没停止过。

李浩成、邵奇纷纷惊叹,为什么苏联的食品供应短缺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民间食品买卖火热无比?

项羿说,食物供应短缺问题,在1922年苏联成立之前就很严重了。

当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1918-1921年间发生了一场大饥荒,死了五百多万人。

苏联成立以后,斯大林在全国各地将农场集体化。

数以百万计的不服从的“富农”被驱逐出境或监禁,农民的牲畜被国家征用。

在食物自供都困难的情况下,斯大林坚持增加苏联对外粮食的出口,以实现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和工业目标。

结果是一场毁灭性的饥荒,数百万人饿死了。

1950年代末,赫鲁晓夫支持一场新的战役,希望看到苏联在生产牛奶和肉类等关键食品方面击败美国。

赫鲁晓夫的官员设定了不可能的配额。在满足产量的压力下,农民在牲畜繁殖之前就杀死了牲畜,只是为了早点卖掉肉。

或者,工人们从政府商店购买肉类,然后将其作为农业产出卖回给国家,以夸大产量。

在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尽管食品供应从未减少到前几十年的毁灭性水平,但杂货店几乎没有库存。当新鲜物资进来时,商店外会排起长队。

各种食品只能在适当渠道之外非法获得。

1963年,全国各地遭遇旱灾,农作物歉收,再次出现购买面包排队。

最终,赫鲁晓夫从国外购买了粮食,以避免饥荒。

听完这些,李浩成骂了句娘:“尽会折腾老百姓!”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中苏贸易渠道,岂不就能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那就看你本事了。”项羿调侃他。

李浩成挠挠头,虽然有预知未来的本事,但他目前的能力实在有限。

郑狠身手快,抢购了好几条熏鱼,和哥哥们分食起来。

吃完熏鱼,陪伴着火车半天的贝加尔湖也渐离渐远,慢慢从视线中消失。

伊尔库茨克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发发展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