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战后之战 之 事出反常必有妖(1 / 2)

加入书签

保密局是要帮助蒋介石逐步控制晋省,梁化之的特种警宪指挥处是要帮助阎锡山完全控制晋省,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马晋宁不能不未雨绸缪。

因为据唐博雅说,王湘亭给她看了她身上的淤青,她为了阻止晋绥军士兵毒打魏世忠,被推倒在地后、身上也挨了不少拳脚,谁敢说那是梁化之最后一次打砸保密局?

马晋宁可不想让唐博雅冒险,他备了一份厚礼前去拜访梁化之,梁化之虽然知道马晋宁夫妇都有保密局身份,但也不敢太怠慢马晋宁,毕竟这是手握一师人马的少将。

梁化之以礼相待,马晋宁也执礼甚恭,双方客客气气的交谈,直到马晋宁提出建议,可以让唐博雅定期向梁化之汇报保密局太元站的行动,双方说话才不那么假惺惺的了。

马晋宁太了解魏世忠这个人了,整个抗战时期,他秉承的就是“熬走日本人的战略”,现在更不会为了“党国”牺牲自己,所以,唐博雅也没啥好汇报的,但对梁化之而言,这就是马晋宁送上的“投名状”。

梁化之为了表示对马晋宁的信任,也是为了进一步拉拢他,当面承诺给马晋宁夫妇一个特种警宪指挥处高级督察的身份,在晋绥军系统内部有“见官大一级”的特权。

马晋宁诚惶诚恐的表示了感谢,心中在盘算着自己到底有多少特务身份。

最后聊到一件事儿,梁化之让马晋宁帮着暗中给唐博祥做工作,说只要唐博祥不公开站出来反对,阎司令的计划就没人敢反对。

原来,阎锡山为了牢牢控制晋省军队,以抗战时期大家都过的很苦,现在胜利了,大家也都该享享清福、过上好日子了的理由,让梁化之将原来的日侨区整饬一新,给晋绥军序列的所有旅长以上军官分配一套,而且举家迁到太元的旅长、每家给6000大洋安家费,师长、每家给一万大洋安家费,军长、每家给两万大洋安家费。

这看起来是大好事儿,可也相当于把全家放在太元当人质,其他师长、旅长就算心里不愿意,恐怕也不敢当面反对,只有唐博祥有这个实力。

马晋宁略加思索后,马上表态同意劝说唐博祥不要公开反对,但是,马晋宁笑着说道:

“卑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主任海涵!

是这样的,卑职的老泰山年事已高、需要有人晨昏定省,唐军长是个大孝子,不便长居太元。

卑职贱内是唐军长的亲妹妹,她还是保密局太元站的副处长,肯定要长居太元,卑职所部是130军机动部队,没有驻防某处的任务,所以,卑职大部分时间也会住在太元。

卑职的意思是,唐军长可以接受分配给他的宅院,但他就不必举家迁到太元来了吧。

想必您也听说过,唐老太爷自从当年从太元辞去官职后,已经数十年未曾踏足省会了。”

马晋宁说的言辞恳切、不卑不亢,梁化之根本没理由拒绝,当年的旧事是晋省官场的一个名段,唐瀚文的傲骨、那是“晋人皆知”的。

唐瀚文不来太元、逼迫唐博祥把家人送到太元来,就显得太露骨、太不近人情了,况且唐博雅是唐瀚文最心疼的女儿,有她和她的孩子在太元,唐博祥也一样不敢公开造阎锡山的反。

梁化之想清楚这一层,也就故作大方的答应了马晋宁,宅院照旧分、安家费照旧给,但唐博祥一家毋须搬到省城来。

梁化之为了进一步拉拢马晋宁,特意留他在家里吃晚饭,为此,梁化之还找来两位亲信陪马晋宁喝酒。

这晚,双方尽欢而散。

唐家在省城有好几套房产,但马晋宁还是让唐博雅带着孩子住进了阎锡山给的那套房子,这里不仅有现代家居设施、还是集中供暖,生活便利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向阎锡山表明心迹,跟其他将领的家属们住在一起,方便特种警宪指挥处监视她们。

唐博雅也有了特种警宪指挥处高级督察的身份,最少不至于像王湘亭那样被人打,马晋宁在省城住了近二十天,这才放心的回到了泉阳。

马晋宁回到泉阳才知道,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泉阳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可郑春燕、迟性奇他们都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也就没有马上报告给他。

但马晋宁敏锐的感到,这,不仅是件大事儿,还可能是个巨大的阴谋。

马晋宁离开泉阳期间,阎锡山派人到泉阳将日军第四混成旅团押解走了,是刁魁义、杨化吉协助办理的交接手续。

“鬼子投降后,肯定是要分批遣返回国的,总不能一直待在中国,用咱们的粮食养这群畜牲吧。”郑春燕见马晋宁刨根问底的询问第四混成旅团被押走的细节,所以,在回答完他的追问后、发表了自己的个人看法。

“就是,没让他们给被屠村乡亲偿命,就够以德报怨了!”迟性奇大大咧咧的说道。

“泉阳日军已经全部解除武装,泉阳还有我们驻防,阎司令要仅仅是遣返第四混成旅团回国,有必要派来一个宪兵团封锁火车站么?

刁魁义是跟军座一起到太元的,他为什么会单独返回泉阳来交接这些日军?

这件事儿我可以肯定,军座事前是不知情的,军座可是晋东专署的专员兼晋东警备区司令的,阎司令为什么挑军座离开泉阳的时候遣返日军?

尤其是你!

事发时郑旅长也在省城,你名义上算是我们留在泉阳的最高指挥官,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和军座?”马晋宁提出自己的疑问的同时,严厉的瞪着迟性奇问道。

“团、团座!我可真没想那么多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