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5章 老同学(1 / 2)

加入书签

大学生杜远虽然是读兽医专科的,但他的强项却不是给猪看病打针,而只舞文弄墨,搞营销策划之类轻松体面而又挣不到钱的工作。

杜远和李想是同学,一同在兽医学院毕业,一起出来找工作的。李想现在找到了一份跟学历对口的工作,就是在红升村簕竹坪卓木九的养猪场管理一千多头大肥猪,基本工资1800元,另加500元学历补贴,月底到手是2300元,在猪肉价格飙升的时期,可以买到10斤上好五花肉了。

这个杜远跟李想不同,他来自潮州,天生就有做大生意的潜质。他不想干猪场的工,也不愿意为10斤五花肉折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做就做大的,混个狗样出来!也不知是不是吹牛,他说中国香港富豪利加盛是他阿爷的好朋友。他阿爷曾经放话:如果实在混不出个名堂,我就带你过埠,出趟香港去中环投奔利加盛,让他安排份工作。阿爷这番话成了杜远最后的底牌,非必要时是不会随便甩出来的。

杜远有了这张底牌,就像张飞拥有了诸葛亮给的第四道锦囊,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拆开。张飞身藏第四道锦囊如虎添翼所向披靡立下兢兢战功,直到死了也没有拆开第四个锦囊。后来身边将士整理张飞遗物时,拆开第四道锦囊竟是一张白纸!

杜远帮方木坤豆豉厂外墙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完的时候差不多到了傍晚了。

方木坤叼着烟,眯着眼睛,把手背到身后,围着杜远写出来的标语转了一圈,不停地点头称赞:“不错,写得有大格局,有风格。就我方木坤个人认为,像你这样的人才,真不该去养猪的,也不应该去刷肠粉,你应该去文工团,去文化局谋个差事,捧个清闲自在的铁饭碗。”

杜远什么也没说,饮了几口矿泉水,就说要走了。

方木坤把一张百元大钞塞进杜远的裤兜,说:“收点人工吧,这样才对得起你的才华学历。”

杜远也没有推却,或者是他真的缺点钱。

方木坤的豆豉厂这边的事暂且按下不表,现在我们来看看杜远和李想这两个刚涉足社会的青年的生存状态。

杜远离开了榕树头村豆豉厂,穿着拖鞋沿着河堤路一路走,他先不打算回到镇上的肠粉店,既然出来了,就遛个够,散散心也好。他现在想去的地方是红升村簕竹坪养猪场,他想见见同学李想,看看他现在混得怎么样?

杜远来到红升圩的时候,觉得有点口渴了,就到间小店买了瓶冰冻的啤酒,边饮边走。

半瓶啤酒下肚,杜远觉得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身边的一切都无端的朦胧而美好起来,有趣起来。夕阳暖暖照在身上,觉得什么都可以垂手可得,又遥不可及。

杜远来到猪场大门口时,那瓶啤酒刚好喝完,他一扬手,打算把空瓶子扔上半山,但转念一想,这样不好,不符合环保理念,于是把空瓶塞进后裤兜里。

杜远伸个头进去,见守门口的添贵坐着打瞌睡,嘴角流出口水了。

杜远轻轻敲了两下门,添贵马上扎醒,第一句就问:“哪个?”

“大叔,是我呀!”

“你又是那个?”

“我是管大猪那个技术员的同学,能不能让我进去跟他说几句?”

添贵就大声说:“你都混七帐,你以为这里是大超市吗?想进就进?这里是大型现代化养殖场,防疫重地,别说是人,就算是只鸟,我都不会放它进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