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首辅和制臣(1 / 2)
相比较之前杜佑宣读战报时候的轻松,此时此刻,听着韩弘、韩充、宣武、淮西、郑滑等一个又一个地域,名字,职务,紫宸殿内的朝廷重臣们的认真程度大幅度的提升,轻松和笑容也变成了认真和严肃。
其中一部分人,挂上严肃神情的同时,还有一份释然。
另外的一部分参与今天会议的朝廷重臣,准确说是之前与军事没有太大关联的与会者,在听到郑滑、淮西的时候带上的则是震惊和疑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迥异的情况,其实还是根植于郭戎带来的保密制度。
郭戎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说早上开朝会的话,往往朝会还没有结束,但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入了市场,甚至成为了西市第三条街街上买菜的大爷的谈资。
这个笑话确实夸张,但是很好的说明了大唐的保密制度确实是一塌糊涂。
郭戎认真提出这一问题之后,李诵也进行了各种反思,然后根据郭戎的建议,强化了朝臣,尤其是重臣之间的保密制度。
即,每一位朝廷的重臣只负责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并用被恢复的政事堂作为连接每个具体机构的纽带。
对于非本职责范围之内的情况,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
重要的信息或者变化,比如蒸汽机的进展就掌握科技监和发改部,造船和海军则属于兵部和航海监……
至于前线的第一手战报,则属于禁军和兵部。
至于兵部和禁军高级将领之外的人,哪怕是三品文官,也只能够通过兵部传出的公文获得信息。
淮西,那可是铁杆的反叛势力。
自李希烈叛乱之后,淮西,一直是江淮地区最大的隐患。
近些年来,随着朝廷威信和实力的增强,在严密封锁和威胁之下,淮西已经被大幅度的削弱,但是其依旧严重威胁着朝廷最重要的财税重地,对于朝廷来说如鲠在喉。
郑滑,或者说义成军,则盘踞在中原腹地数十年之久。
虽然从来没有高举反旗,在表面上也服从朝廷的命令,甚至有些年份会上缴一定的赋税,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臣服。
在表面上臣服朝廷的同时,义成军凭借地利和魏博、成德、卢龙河北三镇,以及李氏家族掌控的平卢镇眉来眼去,在朝廷的大多人的人眼中,这些家伙和盛夏时节的什么一样,不伤人,但是恶心人。
郑州、滑州刚刚易手,袁滋请求裁撤义成军的奏疏甚至还没有来到长安,所以并没有在长安范围内大规模流传。
淮西虽然已经归降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在长缨军、宣武军,淮西军残部的紧密配合之下,已经真正达到了战争迷雾的程度。
再加上吴少雄本人在淮西的威望,以及他个人的精确微操,使得淮西三州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
以至于到了现在,除了直接接触军报的宰府和兵部尚书,左右侍郎,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淮西已经悄无声息被拿下的消息。
“原宣武军节度副使韩充为天雄军节度使,长缨军郎将韩湘权天雄军副使,原蔡州兵马使卓冷调任汴州兵马使!”
韩充,那是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韩弘的亲弟弟。
韩湘,那是长缨军长史韩愈的侄孙,铁杆的长缨军骨干。
卓冷,那是前淮西军中首屈一指的大将。
这么三人作为天雄军的实际掌控者,再考虑一下这支新建的天雄军以长缨军伤兵和长缨军老卒为骨干组成的新军,在场的所有人不禁想起了曾经的那个传闻。
昔日,太上皇在新编的四支禁军护送之下出巡。
初次展现在世人眼中的新编禁军吓得山东豪门老老实实的以资助航海和扩张的名义交上了一笔惊天的财富。
随后,太上皇率领禁军进驻汴州。
据说,当时的宣武军节度使韩弘和太上皇的达成了一项秘密的约定。
关于这条秘密约定,从来都只是存在于传闻当中,并没有任何准确的信息可以证明。
然而,看到郭戎今天的建议,所有人都肯定了一点,昔日太上皇和韩弘的约定是存在的。
否则,韩弘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死守汴州作为郭戎大迂回,大包抄战略的锚点。
否则,在大胜之后,韩弘为什么会老老实实的交出兵权,交出宣武!
否则,在韩弘主动交出权力,没有了任何威胁之后,郭戎会再次将新编的,坐镇中原的重兵交到了韩弘的弟弟手中。
这一切,如果中间没有任何约定谁信!
然而,昔日韩弘和太上皇的约定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人在意了,毕竟太上皇已经仙逝了,现在真正掌控大唐神器的是眼前这位皇帝。
毕竟他才是现在的老板,他才是发放工资的家伙,只有他的认可才算是履行,否则……
于是乎,在李绛说出郭戎建议的天雄军核心人物的一瞬间,在场所有的人同时想向了紫宸殿中央御座之上的那位皇帝。
然而,当他们下意识抬头的时候,却发现御座上的皇帝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的意思,反而较有兴致的看着他们,从眼神和状态,很多人甚至看到了周围年轻皇帝眼中带着嘲讽的笑意。
直到看着所有人的都看向自己,李纯收起了看起来不太恭敬和正式的笑容,转而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
“今天,朕召集住诸位除了共同分享中原决战的胜利喜悦,商讨有关后续对河北,对吐蕃的作战示意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朕想根据郭戎的建议做一个尝试。”
“关于郭戎的建议,杜相,李相,不知道二位是否读懂了郭戎的想法?”
杜佑、李绛两人对视一眼之后,杜佑当仁不让上前一步,然而却说出了一句让李纯一阵懵逼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