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巡查组与科学院(1 / 2)

加入书签

临安,皇城。

赵昰正在喝着昨天用冷萃法泡的松针薄荷茶,加了蜂蜜的松针水的确是清雅可口,若是能往里面打点二氧化碳那便更好了。

“嗯,要搞点二氧化碳,夏天没有汽水那终究是遗憾的。”赵昰自言自语道。

一个身影此刻站在了门外,朝着房内的赵昰行礼道:“官家,臣回来了。”

“噢,何梦龙啊,你也来尝尝我这秘制的茶水,消消暑。”赵昰招招手,身边的内侍从陶瓮中取出个水注倒了一杯,放在案上。

“谢过官家。”何梦龙再次叉手行礼,取了瓷杯轻轻抿了一口。“妙极,提神醒脑,气味芳香。不愧是官家秘制之物。”

“呵呵,少拍马屁。事情办得如何?”

“两人就在一起,都见到了。按官家的意思也做了提点。”

“嗯,那就好。将来如何还是要看他们有没有真材实料。”赵昰点了点头,望向何梦龙:“你这御史我看就别当了,去吏部做个郎中,替我把黜陟使的事情办起来。”

何梦龙听完手一抖,手中的茶碗差点摔落,“臣不过是个朝请郎,这吏部郎中至少也是个从五品的中散大夫。更何况臣也没有那个才干。”

“有没有才干不是你说了算的。我看你是不想为我分忧了,终日躲在那柱子后面是不是特别清闲?”

何梦龙连忙放下茶碗,朝着赵昰作揖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那就好,明日我会下旨,擢升你为朝请大夫(从六品),去吏部做个考功郎中,按那榜眼沈沛的建议做。未必要设立十五路黜陟使,但是先组建几路。人可以从台谏中选,护卫副官这些让姜达安排。”

“臣领命,臣谢过官家。”

“这事除了你别人办不好,我也信不过别人。”赵昰示意让何梦龙坐下喝水,“这抓不抓得到贪赃枉法之辈,我想肯定是抓得到的,也许还不少。抓几个典型杀一杀,这天下自然就能太平许多。”

“臣明白,臣必不负官家所托。”

次日的朝会上,当内侍宣读了赵昰的新诏令,朝堂之上鸦雀无声。除了几个宰辅夸赞了一番设立黜陟使巡查天下的政策,其他的各级朝官都是面无表情地跟着说了一遍陛下圣明。

显然绝大多数官员对于这种纪律巡查组是不喜欢的,那些看向何梦龙的眼神复杂而厌恶,谁都不知道这家伙手里到底有没有自己的黑材料。

何梦龙于是又干回了老本行,只不过针对的对象从敌我矛盾转变成了内部矛盾。

赵昰才不管这些官员作如何想,反正没人会站出来反对,这种事情只有在执行的时候才会遇到阻碍。

“今日还有一事,需通晓诸卿知道。”赵昰点了点头,身边的内侍手持绢帛大声朗读了起来。

“先前已在临安设立数学院,然国之根本在于万民百业,即日起将新设医学、天文、农业院,另设织造、铸造、制造、兵器等百工之院,诸等科院统而为一,称之科学院。但凡有利国家百姓之科目皆可,凡善者皆可入职,以发展术业百科为前提,有无功名皆可。享从九至正六品寄禄官阶相同俸禄,卓越者可破例提阶。”

朝堂上一片哗然,医学天文农业也就罢了,这一个治病救人,一个辩天时修历法,一个靠他吃饭那肯定是要重视的。

可是这百业原本就是贱籍,虽然大宋没有贱籍,可常理上的士农工商,这工就是排在农后面的。

兵器原本就有兵器所,国之根本也就罢了,如何还要设立织造、铸造、制造、建筑等等,而且还要发俸禄。

那个杨辉,连个贡生都考不上的人,现在在数学院里拿着六品的俸禄,这已经让许多人非常不满。

数学这种奇淫巧技的无用之物,如何能受如此待遇,自己苦读十数年,从一个选人熬到七品朝官,还不如个拨弄算筹的老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臣斗胆一问,这铸造、织造、制造等等原本就是百业自创,何故朝廷还要专门设立一监?况且将做监、兵器监原本也就是管辖这些,如此一来是否有三冗之嫌?”

下方有一人站了出来,朝着赵昰行礼问道。

赵昰看了看站出来的这位三十来岁的官员,却有些不认得,看服色也是个六品,便开口问道:“殿下何人?”

“回陛下,臣乃福建路知建宁府事朝散大夫谢翱,此次来临安述职。”谢翱应声答道。

“哦,朕知道了。”赵昰点了点头:“当日在广州卿在文天祥帐下。”

“正是臣。”

“朕今天便和诸卿讲一次吧,这四寺六监如今虽已不齐备,然功效尚在。守成尚可,创新全无。自古以来,这纺织、铸造、制造等百工之技,无非来自与民间,朝廷官吏断无创新之举。为何?己无利所获也。”

赵昰指了指殿中站立的内殿直说道:“诸卿且看,这军士身上之单衣,乃是棉质,纺染织造皆是民妇所为,此等廉价易得之物为何以前不可见?便是这器械不得法,南家悬赏脱子机,有利可图,则有人为之专研制造,这使得棉花纺纱不再成为难事。若卿为将做监监丞,卿可会为了提高效率钻研此物否?”

“再看这军士背上的火枪,为何临安御前兵器所建成几十载也未曾造出过?”

“诸卿身在庙堂之上,可一切用度却是出自民人之手,哪一样是公卿所造?”赵昰停了停继续说道:“朕今日之旨意,并非要在这朝堂上与诸卿共议,乃是通传诸卿知晓,望诸卿能为朝廷为天下举贤良罢了。”

“朕从琼崖起,收复河山驱逐鞑虏,靠的是甚?并非靠的道德文章,若无百工百业之人,这大业不可成。”

“鼓励民人改进百业之工,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事。研究农业,使田亩增产,研究医学,去病救疾,研究纺织,使得万民穿暖,研究铸造制造,那更是不得了的大事。”

赵昰从龙椅上缓缓站起:“诸卿都是饱学之士,当年可曾有人想过能造出火枪火炮击溃蒙鞑?谢翱你可曾想到?”

谢翱摇了摇头:“陛下天资绝伦,臣如何能比。”

“呵呵,既然当年想不到,那诸卿可敢想一想,将来用铁造的巨舸能横渡几百万里,凡人亦可飞天,数千里外可传音,两轮之车无需马匹亦可日行百里,这临安城中无需灯油蜡烛亦可夜如白昼,我大宋将来便是有两万万人亦可人人温饱。”

赵昰的言语太过惊人,连王应麟、陆秀夫等人的脸都变得一副痴呆像,这些胡话若不是赵昰口中说出,怕是这些大臣立刻便要予以严厉呵斥。

“这些诸卿是不敢想的,也想不到的,如同当年朕说的那些一样。所谓盛世,百工百业之兴旺必定不可或缺,这一切便是要靠发展科学才能达成。诸卿可能明白?”

关于谢翱此人请见作者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