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涌金门外的鳜鱼(1 / 2)
何时来御前兵器所这屁股还没坐热,就离开了临安。自从进献鱼饭之后,何时似乎就没有遇上什么好事,除了妻家的陶罐生意在广州做得如火如荼,这官运却是一言难尽。
何时走得悄无声息,可他被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临安。
不明所以的士子们这下更懵了,郭达被贬,何时也被贬,这陆秀夫到底是弄得什么谋略?
何时批驳理学的文章依旧张贴在钱塘门,而关于理学的文章,无论支持还是驳斥却是再也无人撰写。
找不到下一个热点的士子们,开始无所适从。
好在数日之后,新一期的《内部参考》如期而至。
以往小报第一页的人员调动和升贬的消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用朱砂书写的消息。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三司都指挥使透露,官家已令枢密使江钲筹备军械粮草。朝廷将在夏收之后,对蒙鞑占据的淮河以北展开攻略,在冬至之前收复幽蓟十六州。”
群贤会的茶馆中照例是一片喧哗,有人抚掌大笑,有人痛哭流涕,连一旁的仆从都失了平日的礼仪,整个茶楼之中个个状若疯癫。
“我大宋偏安江左一百五十载,今朝终究要打回中原去啦!”
“靖康耻,今日可雪!”
“官家虽是年幼,却比之秦皇汉武不遑多让。真乃我大宋之幸!”
“官家威武!我大宋威武!”
一个不协调的声音突然冒了出来,“这《内部参考》只不过是份小报,又不是朝廷的邸报。或中或不中还是两说,诸君莫要高兴得太早。”
“哈哈哈……你这傻鸟也配来这群贤会。”有人指着发言之人一阵狂笑。
“你这厮,如何就骂起人来。”
“这位兄台说得一点没错,你便是个傻鸟。哈哈哈……”
“尔等再敢辱骂与我,休怪我双拳没有个轻重!”那士子被人骂做傻鸟显然是怒不可遏。
慢慢地茶楼中开始窃窃私语,原本被这人说得心凉了一半的士子,也都一副恍然大悟状,纷纷指着那个说小报未必准确的士子一阵狂笑。
“果真是个傻鸟,这等货色如何也配来这群贤会。”
“傻鸟,傻鸟。”
笑骂之声响成一片,那士子显然已经忍无可忍,跳在桌上大叫道:“尔等欺人太甚,今日里便是伏尸二人,血流五步!”
“你这傻鸟也配?”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站起身来,“甚的或中或不中。今日好叫你知晓,这便是千真万确之事!”
“你空口无凭何以见得?说不出个所以然,今日你我不死不休!”
“唉……你怕是不识字,或是今日第一天来此。这第一页赫然写着,据一位三司都指挥使所说,这还能有假?”
“你才是傻鸟!这无名无姓,如何不能捏造!”
“说你傻鸟你还不服。三司如今殿前司、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皆为空缺,便只有步军都指挥使冯松冯将军在任。人人皆知冯将军乃是官家亲信,他的话如何会有错?这小报主人便是浑身是胆,可敢无中生有拿这军国大事来攀附冯将军?”
“这就是冯将军向外透露的消息,哪里会有假?”
“正是如此,这甚的不愿透露姓名,这便是指名道姓了。”
“此等军国大事,冯将军怎敢胡言。”
“你这傻鸟,怎地对朝廷事宜一概不知,好似个北来的蛮子。”
在一众群贤的嘲笑下,那士子面色涨红,站在桌子上的他如今犹如杂耍的野猴。
这茶楼是铁定待不下去了,恼羞成怒的士子从桌上纵身一跃,落地时却是脚步不稳摔了个跟头,在仆从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离开茶楼,主仆二人直奔涌金门而去,一条疍船正靠在岸边出卖渔货。刚才还一脸窘相的主仆二人,此刻突然变得气定神闲起来。沿着湖畔,来到了疍船之前。
“船家,这鳜鱼是何价格?”
“一陌两条。”
“一陌三条我便买上一些。”
那疍户连连摆手,“这里五条你若都要,便给两陌铜钱。”
那士子指着船上说道:“你把那竹篮拿来,我看一看。”疍户递过竹篮,里面却是空无一物。
士子大袖一遮也看不清动作,随即把竹篮又递了回去,大声说道:“好鱼,要了。”
那仆从随即掏出两陌铜钱递给了疍户,悄声说道:
“这是今日的《内部参考》,南人将在夏收之后对我大元出兵。”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乃是三司都指挥使冯松所言。此人乃是赵家小儿的亲信。”
“好,我立刻渡江,把消息传回大都。”
主仆二人提着个竹篮向钱塘门走去,篮中几条巴掌大的鳜鱼早已眼珠发白。
两个身影从湖边一个汤饼摊前站了起来,望着远去的士子主仆,两人互相微微一笑,也跟着向钱塘门走去。
钱塘门的木墙上依旧贴满了文章,只不过比之半个月前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要差上许多。没有人再批驳理学了,就连骂许衡的人也少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学派对于义利合一理论的阐述文章,虽是围观的士子不断点头称是,可围观的民众却都挤在另一侧,听人读着朝廷讨扶桑征安南的战报。
说是战报也不准确,这张贴的战报,更像是话本故事,对于战斗细节多有描述,还会加上人物心理描述。
这种新颖的故事会形式的短篇文章,受到了普罗大众的广泛好评。
民人自然是不要看那些引经据典的文章,更不关心文章中列举的罪状是否属实。无非像听话本一般图个热闹,顺势对着那些叛贼邪说骂几句,过一把正人君子的瘾。
赵昰对于通过小故事教育民众思想的技能,那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照猫画虎是毫无难度。这时代,精于此道的赵昰若说第二,世间便无第一。
所谓文学创造,渲染一下主题思想那是属于基本操作,这种不伦不类的战报,自然是深受民众喜爱。
观阅檄文辩论已经从一种政治行为,演变成了娱乐行为。有理有据的檄文辩论慢慢便再也吸引不到群众的目光。
一个多月之后,各地州府都出现了相同的檄文墙。朝廷夏收之后北伐的消息,已经传遍各地州府,士子们对于蒙鞑的口诛笔伐愈演愈烈。
有人在小报上看到了何时还未走到铜陵就被调去了江阴做了知府,所谓的贬职不过是虚晃一枪。
深明其意的士子们为了出人头地,开始笔锋一转成了何时第二。
反正自己没有参加朝会之前,针砭时弊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正确。
理学对于没有功名的士子来说不值一文,箪食瓢饮那不是正常人追求的生活,于是理学很快又成了口诛笔伐的首选目标。
慢慢地为了迎合趋势,檄文也好辩论也罢,开始出现了一文两式。一份文章往往既有辞藻华丽的骈四俪六,也有直白朴实用圆点预先断好句的俗体文。
底层士子对于理学的抨击大行其道,身在庙堂的陆秀夫气得半死。法不责众,陆秀夫也拿这批不吃朝廷粮饷的士子毫无办法,只能把账全都算在了奸佞小人谢枋得的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