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节 黄钟毁弃,瓦鼎尘结,礼乐崩坏,孰之过也?(1 / 2)
能让刘秉忠倒屣相迎的非同常人,乃是郝经,字伯常,元代政治家、文章家、诗人,金元时期著名大儒。
他被蔡国公张柔荐入忽必烈幕府,成为忽必烈潜邸旧侣之一。
郝经才华横溢,他作为政治家,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此论深得忽必烈赞赏。
难能可贵的是他知行合一,处理实务得当,在外放为官时,他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安抚人心,教化民间,为元廷稳定地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还在军事上出谋献策,如汉人世侯史天泽遭遇蒙鞑帖木儿不花为难时,郝经只说了“重耳在外而生”,史天泽心领神会,跳出圈子,解脱劫难。
两大中原智者入二堂,重新见礼,分宾主坐下,郝经说明来意,他现为河北西路宣抚使,押运钱粮到沧州行在而来,顺便见见老朋友。
刘秉忠何等聪明,就知道郝经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要知道他们这些杰出人士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搞什么小圈子,所谓的见老朋友肯定是有事要讲。
果不其然,郝经讲述了他一路前来的情况,各地已经陷入了饥馑中,真的是民不聊生,情况恶劣至极!
单以他路过的河间府(河北中南部的河间市,名人有三国时的河间张郃魏国大将也)而言,先前皇帝“亲征”大军带走大量补给,然后经过大规模的括粟,导致城市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该府的粮食价格早已飙升到白银二两买不到一升米,要知道,北宋初年,开封粮食每斗10文,南宋江南遭遇鞑乱时,粮价每斗250300文,而一斗等于十升!
粮食有价无市,即使有少量粮食上市,亦被一抢而光。
由于“殍死者相望”,谁还顾得上吝惜那些饥不可食、寒不能衣的金属疙瘩,人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
郝经巡视地方,发现城内富庶一点的人家,纷纷揍出平日视若身家性命的“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每天在集市上摆起摊子,巴望能换回一点米、豆,救救家中快饿死的老小。
据郝经而言,他看到集上一个员外出售了一件上好的皮袍子,该袍子乃貂皮所制,极细密鲜完,上等品,在盛世时至少值得百两银子,只换了八斗粗米,还用数件金器,换回一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肉,看那员外的样子,丝毫不心疼,恨不得越快出手越好。
在集市上,郝经看到一些衣衫上好,应是平日鲜衣怒马的“缙绅子女”,不顾身份地到集市上讨饭,这让郝经大感震撼!
连地主老财这类人都活不下去了,这社会败落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仗还没打完,穷人就无朝夕之储,此刻自然更加悲惨,据郝经了解到,河间府在最初,缺粮还不严重,平日过往甚密的街坊、亲戚、朋友,就开始相互躲着不见面,唯恐遭人蹭饭。接着,马、牛、鸡、狗,大大小小的家畜也都被杀光吃掉,很快,轮到了箱子、马鞍这类皮革制品……全城各个角落,凡是能填饱肚子的,都被饥民寻出来,“煮而食之”,包括了飞鸟、老鼠、黄皮子、蛇、昆虫、树皮……等等。
黄皮子,黄大仙,民间传说中有法力的异怪,正常人谁都不惹的,被饿绿眼睛的饥民们发现后,就变成了他们的美味!
城内达官贵人的豪宅、街市两旁的的亭台楼阁,都被劈成碎片,当作柴火,取暖炊饭。
郝经在城内高处一眼望去,原本已经恢复了相当多元气的繁华都市,遍地残砖断瓦,无比凄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