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8节 一代名将史岩之(2 / 2)

加入书签

孟之祥再次复看奏折,忍不住哈哈一笑,旁边两妃嫔沥沥莺声,恭喜皇帝收复河山迈出一大步。

孟之祥更是高兴,瞧俺这运气,远比理宗皇帝要好得多啊!

昔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国后,理宗皇帝派出赵葵和全子才出手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领土,主要收复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三京(归德府,即商丘)在内的中原地带,实施“西守潼关、北依黄河”与蒙古对峙,最终被蒙古军大败,是为大事件“端平入洛!”

时间到了武业二年(公元1260年),孟之祥为帝,并未大肆铺张,都没有国战,只是派出京湖总督率辖区内部队出战,却轻易地收复了两京,且收复地方稳固,史岩之有信心守得住收复的地方,他正全力修筑通往前朝两京的道路与城池堡垒,确保所得地方不失。

当天上午的朝会,得到消息的诸臣以首辅赵葵为首,一致为皇帝贺,为大明贺!

“端平入洛”的主要参与者赵葵感慨万分,想当初他是率军出战者,现如今他是首辅,过去的耻辱,在他手上洗涮了!

他为殿上诸君一述往事,理宗皇帝是一头热,坚持出兵,但主持灭金之战的兵部尚书史嵩之、参知政事乔行简、刚因史弥远死去而入朝得到重用的真德秀、枢密院副都承吴渊、淮西总领吴潜等多数大臣均持反对意见,认为已经被战乱破坏殆尽的中原地带无法提供粮草,再加上南宋军队没有骑兵,机动力有限,无法防御漫长的黄河防线。另外,这也会造成藉口让蒙古向南宋宣战。

如淮西总领吴潜曾说过“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南宋既没有“十五万兵”,也不能“百战坚韧如金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持久岁月”,

现如今,大明兵多将广,物资充足,马匹奔流如潮,士兵百战坚韧胜金人,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所以收复黄河以北河山是指日可待。

如此证明孟之祥是应运而生,泽被苍生,当皇帝恰得其分!

众臣心中暗赞首辅真会说话,无不附和。

孟之祥龙心大悦,说道:“此次史卿顺利收复前朝两京,大家都有功劳,一是史卿指挥有方,实乃一代名将;二是前线将士奋勇,不说什么,单是气势上就压倒了鞑子;三是诸位臣工的努力参与,在后方助力功不可没。”

他着有司统计大家功劳,论功行赏。

复土首功是史岩之,他是新朝对外拓土第一人,所以得皇帝送出第一个“双国公俸”的奖励,晋升为二等国公,荫多一子为七品主事,还得一个大彩头,被誉为“一代名将”,其余将士和臣吏各有封赏。

殿堂上开大会是喜气洋洋,但在开小会,即军机处会议时,孟之祥相当清醒,他说道:“鞑子重心北移,我们捡了个大便宜,现在问题是,我们所得地区,是否稳固?我怕的是鞑子反击,我们会前功尽废!再闹出一个端平入洛的笑话的话,那我就成了大笑话了。”

参谋总长王坚应声道:“陛下不必过虑,此一时,此一时也,前朝时,如果宋军能够协调好内部矛盾,那么两淮、京湖共同进军,保证供给,拿下三京,并建设成宋军的主要前沿防线,从而加大战略纵深,迟滞蒙军的进攻,而且蒙军主力西征,情形如我朝现时,宋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然而,宋军内部矛盾重重,在战、守、和上举棋不定,每个方法都尝试,却又不肯花大力气,最后自吞苦果。而我们上下同心,坚决执行既有战略,我们有足够的十五万兵力(京湖三个军),后勤良好,诸军合力,况且!”王坚展颜一笑道:“我们有马!”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开了颜,望向孟之祥,对他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孟之祥在成都平原养马,大获成功,也奠定了中华以南胜北的基础!

从史岩之的军报上得知,明军马匹,居然比鞑子的马匹更高,更快和更强,实在不可思议,鞑子不败才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