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1节 孟之祥已得天时、地利、人和(1 / 2)

加入书签

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得国之前擅长拉帮结派,他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人一起成立义社,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是为义社十兄弟。

拜了把子后,这十个人同气连枝,相互勾结来党同伐异,可以说,赵匡胤最终得上位,另外九兄弟是出了大力的。

可是赵匡胤坐上龙位后,就禁止军队与民间结社团,更打压其余九兄弟,让他们多郁郁而终。

不抑郁才怪,以前大家是兄弟时,你老赵满口子的甜言蜜语,约定苟富贵,毋相忘。

结果你富贵了,就不让大家一起跟着富贵,还提防大家,太过分了!

太祖爷例子在前,历代宋帝都对朝野搞社团严防死守,从赵匡胤开始,禁止民间结社,着重禁断社有武装与传习“妖教”,其条法远较唐代严苛,尤其对于在军中搞社团更是严厉打击,太祖爷下达了“军中不许结社”圣训。

这是一条红线,谁敢越线,无论先前功绩多高,均一撸到底。

孟之祥之前在川军搞中华铁血社,被人出首,到京城告状,皇帝一看,那还得了,下诏严查。

好在当时执政宰相是郑清之,他是建康留守赵葵的师傅,而孟之祥拜了赵葵作门下,孟之祥属于郑党。

如此就好办了,到四川查办孟之祥的侍御史周坦是郑清之同伙,与当时川帅余玠通力合作,一起保送让孟之祥过关。

而今孟之祥起来了,他公然搞起了社团,还大搞特搞,成立中华铁血会,广纳四方英才,除了官吏军人这些吃皇粮的之外,还包括了社会贤达、各界代表,还有妇女代表等等,先前宋朝搞“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孟之祥倒好,是与全社会精英共治天下,这下更有代表性了。

他的中华铁血会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响亮口号,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同,汉人吃鞑子的苦头太多太久了,北虏从契丹人开始,党项人、金人和蒙古人接踵而来,不断南侵,把南边的中原王朝搞得欲仙欲死的,丢了中原祖地,偏安东南一隅。

这些人祖墓可是在中原,是北宋未年,随康王泥马过江,衣冠南渡,他们不得已抛弃家园,来到了江南。

谁人不想着落叶归根?陆放翁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这些怀念北方故乡,梦想王师北伐,夺回祖地的诗词深得人心。

更惨的是最近这一着,蒙鞑攻破南方京城,连皇帝也被俘了,京城惨遭洗劫,惨烈程度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有得比。

好在蒙鞑也是强弩之末,加上其内部有事,同时南朝军队主力尤其是川军强大,重创了鞑子的重兵集团,连蒙鞑大汗也死在川军箭下,鞑子难成席卷之势,其大部队北还,仅有少量部队盘踞江南。大家都很清楚,只要川帅孟之祥一到,这伙鞑子就会北还,南朝可安然无恙。

但经此一役,南朝谁不惊惧害怕,万一孟之祥不在了,万一蒙鞑卷土重来呢?

可以这么说,南朝自上到下,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鞑虏一天不灭,吾辈皆不得安枕矣!”

在这风云变化之际,孟之祥应运而生,成立中华铁血会,誓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可谓尽得天时!

换作先前南北对峙的局势,朝廷安稳,孟之祥的中华铁血会功效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宋帝还在,孟之祥这么做,不啻于公然造反,没人跟随他的。

再有就是孟之祥在四川,他在长江上游放舟东下,可以源源不断地把兵马钱粮运到江南,江南的势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