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节 用之、教之和防之!(1 / 2)
“孟七郎不可轻动!”宋彦明不加思索地道。
“何解?”余玠笑道。
“孟七郎乃世之虎将,鞑靼人一日未除,如飞鸟未尽,岂有弓箭先藏的道理?”宋彦明认为道。
他滔滔不绝地道:“孟七郎善战,敢战,与鞑靼人是死对头,必须重用之!”
“可是他擅长做生意,其军自成体系,人员与钱粮俱备,可谓唐之藩镇也不为过!”余玠低沉地道,说出了诛心之言。
唐之藩镇是什么,就是那些节度使,他们控制了兵权、财权,兼管民政,自成体系,不靠朝廷,常与朝廷对抗。
如今,孟之祥完全具备了藩镇的条件!
“非常人行非常事,朝廷若不给他这样的条件,只恐怕他打不了这样的胜仗!”宋彦明指出道。
武将在升任高级武官后,往往都是行政军事兼抓,比如孟之祥是顺庆府都统制兼知顺庆府,大战时需要动用民间力量,他若不是知府,那就难以调动民力。
比如孟之祥大军驻扎顺庆府,而顺庆知府是个中了进士的文官,这时,文官就敢不鸟孟之祥,将孟之祥的求助置若罔闻!
这一幕绝不是难以想象,而是事实,我大宋朝的文官就是这么地diao!
所以呢,高级武官是行政与军事权利抓一起,而孟之祥的特殊在于,他经商太成功了,拥有充足的财力与物力,为朝廷与文官所忌。
不过,幕府宋彦明坚决支持孟之祥!
他还提到了史丞相与孟珙的面子,认为现在史丞相当朝,孟珙赠粮,岂能做此不义之事?
他为孟之祥辩护,要是知道了,孟之祥得请他吃饭了。
宋彦明认定了鞑靼未灭,不可轻动大将,真要是动,则要等鞑靼人不成问题再说。
有一个判断条件,那就是大将是否避战,如果一心避战,忙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其心叵测,万万不可留他。
现在孟之祥杀了这么多的鞑军,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动他!
“好啦好啦!我不会动他的!”余玠没好气地道:“再说下去,只怕我会成为陷害岳武穆的秦桧了!”
宋彦明痛恨鞑靼人,为肯抗击鞑靼人的孟之祥说话,是事出有因。
他是滁州人,素有文名,人皆称其是进士种子,将来必可东华门前唱名。
嘉熙二年(1238年)九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
史书写得很简略,记载为“余玠在滁州打鞑帅察罕,胜之”。
实际上是非常残酷,鞑军进犯,滁州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九,鞑军退后,家家户户皆素缟!
宋彦明的父亲和二个兄弟也在此战中战殁,愤怒之余,本想科举成名的宋彦明毅然投笔从戎,入了余玠的幕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