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节 恐怖的青居城(2 / 2)

加入书签

护城河挖得很宽,是10丈以上的大型护城河,深达二丈。

过了护城河,即是羊马墙。

羊马墙是一堵5尺左右的矮墙,离城墙大约十步。其用途按照宋人陈规《守城机要》中间所说:在羊马墙内布置伏兵,运转长枪攻击渡过护城河的敌兵。

如果敌军攻破羊马墙,只是打开一个小缺口,则我方可以利用羊马墙和城墙对从狭小的缺口拥挤而入的敌人进行邀击,使其”一面攻城,三面受敌“。

敌方攻破羊马墙后,由于羊马墙和城墙之间空间很小,部队也无法全面展开。

城墙的修筑可以概括为四点:石基、木骨、土心、砖包。先用大条石包城脚三层,然后用大的木料搭建结构,再用碎石,芦苇,沙土构成的混凝土层层夯筑。最后再在外层铺城砖。

外城城高有十米以上,城墙宽厚,气势磅礴,古朴厚重,可用“金汤巩固”、“崇墉障流”来形容,如同雄狮,蹲伏镇守在嘉陵江之滨。

单层墙体已经十分牢靠,但是宋人还在城墙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厚,即每隔一段城墙,就有一块外凸,这就是所谓的“马面墙”,“上狭下阔,高与城等,与城相连”。马面墙不仅有加厚城墙的作用,而且当敌军到达两堵马面之间时,我军可以对敌进行三面围攻。

城墙坚固还远远不够,宋人在城墙上还部署了各种防御工事,供守城士兵藏身,射击之用。最基础的工事就是女儿墙。女儿墙又称为墙垛,是一段突起的矮墙,在城墙上排列整齐,每6尺就有一个。当敌人用弓弩攻击时,守城士兵,以此为掩体。

战时,在墙垛上还插上“狗脚木”,狗脚木上悬挂皮条或者篱笆,用来防御箭石。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建有坚固的石制顶盖式小房子,用来防箭和防石弹。

城墙上的建筑还有敌楼和团楼,敌楼为石砖结构建筑,供瞭望和射击用,相当坚固,这是防“削头”。

一般敌楼用木制,但南宋时投石机已经广泛使用,容易被击毁和烧掉,即被“削头”,因此干脆用上了石头结构!

城墙直角处容易被炮弹损毁。故而宋人将城角修成弧形,城角的敌楼就被称为“团楼”。

为了保护城门,青居城还建立有瓮城,就是在城门外再修一圈城墙,将城门包围起来。一则可以防止敌方直攻城门,二则敌人若攻入瓮城,便被我军包围,成瓮中之鳖。

事实上,要是时间足够,孟之祥想建立的是西方那种双重城墙,城墙再竖起一个个石制城楼,呈立体防线,做成西方的“千年不落之都”君士坦丁式的城墙,可惜时间上赶不及了。

除了外城之外,还有内城,实际上就是山城,纯粹以山为城,山高四百米,这城如何去攻?

赵阿歌昌,刘黑马和田雄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绝望。

这座坚城,不是他们三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攻下的。

想夺此城,至少要他们三倍的兵力(十五万人)才行。

可是不攻,想想暴怒的主子阔端汗,三人又不寒而栗。

如果说宋人是伪君子,那么鞑靼人就是真小人,说对你不客气就是不客气的。

刘黑马是主帅,苦涩一笑:“尽我们所有的力量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