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节 打仗你第二,抢功你第一(1 / 2)

加入书签

从襄阳到临安有二千四百里的路途,用了七天,急脚递把消息送达临安,沿路叫嚷,直达皇宫前的通政司,这是负责接收各地大臣发来文书奏折的地方。

“捷报,捷报,京湖战区我军大胜,忠顺军大破伪金于马蹬山,破九砦,阵斩三万级,伪金恒山公武仙逃遁,我军正在追击败敌!”

进城后,报捷的骑兵们大声宣传,哪怕是活在大宋天子脚下,见惯大场面的临安人也表示欢欣鼓舞。

如襄阳一样,为了表达喜悦心情,他们也烧起鞭炮和放起了烟花,商铺搞优惠大酬宾活动,喧哗一片,遍及全城!

当朝右丞相史弥远正好下朝回家,路遇报捷马队,欣闻此大喜讯,让他也下令仪仗停下,给马队让路。

在驻足的一当儿,他听到路边有人吟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非常应景,史弥远也不禁拈须微笑,如果能够不当狗,谁也不想当狗!

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是以背刺“主战派”韩侂胄起家,在任期间,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与金朝签订宋金和议,史称“嘉定和议”,由金宋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宋朝皇帝这辈分又矮了一小截),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加“犒军银”300万两,这是以往和议中从来没有过的。

对于这宋金议和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引起朝野不满。“金人欲多岁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欲得奸人(指韩侂胄)之首,而吾亦曰可与;至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谨,曾无留难。”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这番话,可说是当时舆论的代表。史弥远的丑行,实是与秦桧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是他好运气,运来谁也挡不住,金朝君臣发颠,在遭遇蒙古进攻时不但不联宋抗蒙,而是抓紧进攻大宋,却在奋起抵抗的宋军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得不偿失。

宋军将士守土有责,失土被追究,后面就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唯有背水一战,令实力严重损耗的金军无法取胜。

之后,史弥远又支持其侄史嵩之在襄阳屯田,启用孟珙抗金,孟珙取得了节节胜利。

从而扭转了人们对史弥远是投降派的印象,居然变成了他是主战派,抗金干将,这么荒谬的事情都会有发生!

其实,要不是史嵩之,其他守边大臣休想得他放权,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做梦。

三军用力,成就了史弥远的功劳:“他是领导嘛!”

这次大捷报传来,史弥远想得更远,他发现今年以来自己身体焦气上冲,头昏头疼眼花(高血压)、心悸胸闷(血管堵了)、消瘦口渴(血糖高)、夜不能寝(泌尿系统出问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不能不考虑史家的后路,史嵩之是史家中的佼佼者,史弥远要趁着他还在当政时,尽力提携史嵩之。

“罢了,就为子由(史嵩之的字)升官尽一番力吧!”

于是,他下令仪仗掉头,返回皇宫,他将会同群臣,向皇帝道贺。

……

且说忠顺军拿下马蹬山,破九砦,但战斗犹未结束也,孟珙继续进攻,遂行收纳降众,夺取军资和攻略地方的战略。

现在金军主力尽丧,抵抗乏力,可以分兵前进,因此忠顺军六个军展开,齐头并进,采取向心攻势,兵锋直指唐州。

大军浩荡,当中有贺顺的第三军,该军行动迅速,目前夺取了县城两座,镇七座,俘获金军溃兵五千余人。

且说第三军第三营冲在前面,该营副指挥使正是先前打死金国大将武天锡的张子良,因功升为都头,在攻打九砦的战斗中他表现突出,仗着武功高张,连杀对方三个副将和一个兵马副都监,凑巧该营的一个副指挥使挂掉,张子良就升为副指挥使。

现在他做事非常积极,他所在第三营急行军,包围了三千溃兵,尽降其众,得到了大量的兵器、铠甲等军资,还有二百多匹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