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矿石收音机和后勤(1 / 2)
“滋滋滋滋……”
“您好,这里是西京广播,我们正在这里为您拥抱今日份新闻。”
一台古朴的矿石收音机内,刚开始还在发出让人刺耳的“刺啦声”,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终于传出了让工厂内所有人都欢呼的声音。
这种矿石收音机,算是目前汉国市场上最先进的收音设备,是一个名叫汤均平的工程师发明。
(汉国市场上的正规收音机,价格昂贵,一般人买不起,而矿石收音机价格低廉,很快占领了市场,被泰晤士报称为划时代的产品)
此人原本是一家铁矿场的技术工程师,最早是在当地,干一些设备检测,乃至维修之类的伙计。
活虽然轻松,但收入可不低,毕竟能够在矿场干工程师,那也是需要证件的,在如今越来越正规,越来越严格的汉国市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相对应的工程师,技术员,而这些人才的背后,实则就是一种“证”的体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汉国国内某些人才将这种现象称为“万证之国”,甚至将这种只看证件,不看人的行为,称为新时代的“八股”。
但不管是八股还是证件,其实都是一种标准化的体现,也代表汉国开始正式全面褪去工业化早期的混乱和荒唐,越来越严格。
而严格的背后,其实也是实力的体现。
汤均平本人,其实就是一个证件“狂人”,他本人总共考下了包括铁矿,电力在内的四本证件,算是人才中的人才。
而他之所以会发明出矿石收音机这种可以说改变人类历史的接听设备,其实也不像外界传的那样,是什么类似“牛顿苹果”的故事,更不是某些迷信派所说的“神授”,就是一次简单的实验。
就像汤均平接受采访的时候所说:“我在矿山闲的无聊,拆解废旧电报机的时候,发现的原理,至于所谓的多次实验,根本没有,总共就十几次,还有几次都是差一点就成功了,是我自己图纸画错了……”
虽然这种极度“凡尔赛”的回答,被某些小报斥责为“虚伪”,但是却很好的给了这位新晋发明天才,一次宣传的机会。
而从最近汉国科学院的提名来看,年度最佳发明家的头衔,恐怕就要落在这位汤工程师的头上了。
而除了“虚衔”之外,按照汉国的专利法,以及未来三十年的有效期,这位汤工程师,哪怕什么也不做,未来每年也会拿到超过百万华元的专利费,这笔钱哪怕需要交税,但税后的钱,依旧可以让他过一個相对富豪的生活。
除此之外,按照汉国科学院发明奖的奖金标准来看,汤均平还将拿到二十万华元的奖金,而且如果加入汉国科学院,不说每个月的研发经费,光是退休金,就足以让他过一个相对富足的生活。
而这些都只是经济上的好处,还不算他地位上的提升。
别的不说,至少未来如果没有最高法院批示的逮捕令,一般地方法院,其实已经很难逮捕了。
虽然这种权利,被某些人在背地里骂作“包庇”,“挟功要挟”,但是从龙武二十年开始的十多年间,一直都是如此,毕竟就像当初科学院改制后,刘鹏的批语:
“敢于创新,勇于发现”一样,如果不能让发明人,科学家,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么所谓的创新又谈何说起呢??
………
“滋滋……”
“观众朋友们,欢迎大家收听唐诗朗诵,现在有请月华学院的林兰云小姐,林小姐,你今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啊??”
“我今天带来了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是我准备了很久的作品……”
矿石收音机中,不断传来两道男女的对话声,那些带着灰色工帽的军工厂工人,虽然手上还在做着他们被分配的流水线工作,组装着他们已经组好的步枪。
但是一个个的,耳朵都不由自主朝着工厂左侧墙壁上那个柜子,因为那里面有整个工厂,唯二的收音机。
虽然目前矿石收音机的产能已经提升,价格已经下降,但对于军工厂这种保密地方来说,要想买到,还能带进来,还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这一个月,其实也干不了什么,其实就是上面在扯皮。
毕竟有时候“程序正义”比什么都重要。
“东风夜饭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矿石收音机内,不断传来一阵清脆的女声,声音刚刚好和这首词合了起来,给人一种似唱非唱的朗读感。
而对于那些文化相对较高的军工厂工人来说,其实他们也是能够听懂这些古诗词的,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比于什么所谓的朗诵,唱一首“好妹妹”,或是其他什么的流行歌曲,都要比这个都管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朗诵声落幕的时候,军工厂内,甚至出现了少许叹气声,很显然,他们依旧还沉浸在刚刚的朗诵声中。
“滋滋滋滋……”
收音机再次发生了那种让人烦躁的声音,而这次显然要比刚刚长,一直“滋滋”了几分钟,才恢复过来。
刚一恢复过来,就听见:
“话说那武大自从在王干娘家碰到潘金莲与西门庆苟且之事被打伤后,就一直卧病在床……”
“那一日,金莲捧药服侍,嘴里念叨着,大郎快喝,这是奴家给你求来的良方,武大不愿,金莲遂才用强,当半碗药下肚,不消片刻,武大怒目圆睁,暴毙而亡,死前还念叨着自家兄弟的名讳……”
“哎呀,真是傻啊,明明自己这么矮,还要去一个人去找西门庆麻烦,这不是找死吗,要是我,哪怕真的被戴了帽子,忍也得任到武松回家……”
还在装枪管的某个中年军工厂工人,在刚刚评书中的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那一幕耿耿于怀,甚至在看来,万事应该“稳”字当头,而稳,其实就是怂。
“所以说你这种人没有出息,要是都像你这么怂,我看啊,这绿帽子,不得漫天飞啊!!”
一旁的人,马上怼住了刚刚的工友。
周围人马上发出了一阵笑声,笑声洪亮且绵长,甚至有一种收不回来的感觉。
对于这些每天枯燥乏味的工人来说,这种自己人的互怼,实际也是难得的娱乐。
“高将军,目前我们的子弹生产量是每个月八百万发,如果到了战时,我们把前些年封存的旧式子弹生产线,还能再增加至少三百万发的产能……”
工厂的上方办公室内,郭厂长麻利的给这位前来视察的高将军泡茶,边泡茶,边汇报厂内的子弹产能。
“好茶……”
高将军呡了一口,态度和善的夸赞了一声,让对面郭厂长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就连接下来说话的时候,看起来都比刚刚要轻松不少。
“郭工,上面的要求是日产五十万发,也就说一个月最起码要有一千五百万发,你们这还差四百万发……”
喝了几口茶后,自然就来到正事。
“一千五百万发,高将军,实不相瞒,这个我们真的做不到,我们总共就那么多生产线,想增加,都增加不起来。”
也不知道是刚刚高将军夸奖了茶,还是他表现的太好说话,本来咬咬牙也能答应的事,此刻却是被郭厂长纳入到推诿的部分。
而对面的高将军,却好似看出了这个“世故圆滑”的郭厂长,直接下达了死命令:
“干不了就两边倒,总能干出来,关键的是,不能拖沓……”
“高将军……”
“执行命令!!”
高将军毫不犹豫的打断郭厂长想要辩解的声音。
走之前,甚至还拍了拍这位郭厂长的肩膀,作为勉励。
看着这位高将军离离去的背影,郭厂长“啪”的一下给了自己一巴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