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民心可用(2 / 2)
赵易执叹了口气道:“北夷,乃大启忧患之根本,如今虽暂且退兵,可南侵的贼心不死,一日不除,终究为祸,且朕已收到军情,北夷兵一年之内,必然再次染指我大启疆土!”
“朕决心已定,此番定与北夷不死不休,诸君莫要再谏!”
冯琦望向赵易执,微微挺了挺佝偻的老腰:“陛下执意要如此?”
赵易执正要起身宣布退朝,见冯琦如此,又坐了回去:“冯大人还有何话要?”
冯琦颤颤巍巍又要跪下,赵易执正要抬手,他却缓缓道:“陛下且慢。”
“老臣知道陛下英明神武,凡事都在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甚至还有我们这些朝堂之上的朽木浮雕着想,老臣铭感五内!”
“臣老了,少保之位空坐二十余年,未有建树,陛下也听之任之。现在老臣想为大启、为陛下尽一份绵薄之力,还望陛下不要推辞!”
赵易执眯眼问道:“老少保意欲何为?”
“臣家中尚有些余钱余粮,未有子嗣。愿捐献家资,以充国库,以助陛下宏图!”
冯琦的话掷地有声,在安静的朝堂上更显响亮。
“准!老少保留七分家资,其余捐与国库,可否?”
赵易执的声音柔和,在大殿上更显空灵。
“老臣…愿捐全部家资,望陛下恩准!”冯琦重重地一个响头,磕在霖上。
“咚~!”
这一声仿佛磕在了大殿上所有饶心底,王振良悄悄侧过身子,用衣袖拭了拭眼角。
“老少保三思啊!”赵易执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望陛下恩准!!”
“咚!!”
又是一声响头,比刚刚那记还要重上许多。
赵易执沉默了片刻,望着冯琦头上那花白的头发,时候那段不属于他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准奏。”
赵易执也没了办法,国库的确需要钱…
“陛下,臣愿捐出…八分家资!”
“陛下,臣有良田百亩!”
“陛下…臣之七子,四子已长大成人,可以身报国!”
群情激愤,诸多大臣一个皆一个地跪倒在大殿上,一个接一个地磕着响头。
“咚咚咚咚咚…”
磕头声不绝于耳。
扪心自问,当今陛下对他们可谓仁至义尽。
在位近十年,除了陈瑜、陈敬、李常文三人外,未罢一人官,未斩一人头。
现在大启突遭此劫难,就连陛下都自己裁减了膳银,他们如何能无动于衷?
人心毕竟都是肉做的。
“咚咚咚”的声音一遍遍地在耳边回荡,赵易执闭上眼睛,两行清泪缓缓流下。
“陛下…”王振良在一旁声提醒道。
群臣磕的时间太久了。
“准奏!”
一声既出,群臣们抬起头来,互相看了一眼,有的人头上已经红肿一片;有的人已经磕出了殷红鲜血;还有的人磕得衣衫不整,颇为狼狈。
群臣笑了,这一片笑声,传到了宫外,仿佛飘荡了很远。
下朝之后,群臣们退朝路上,一个个昂首挺胸,气宇轩昂。不知道的侍卫,还以为朝中所有大人们都官升一级,赐银无数。
赵易执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中,轻轻唤了一句:“史官!”
一名手持毛笔的官员连忙步上前听旨:“臣在!”
“如何记之?”
按规矩而言,赵易执便是身为皇帝,也无权左右史官的笔下文字,甚至都无权听闻。若真的要听,也只能听前任先皇的事迹。
史官迟疑了一会儿,本是刚正不阿之人,现在也慢慢地翻开了史册,念道:“朝中百官尽皆响应,捐银捐粮,帝大悦,准奏。”
“改!”赵易执轻轻吐出一个字,话语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史官躬了躬身子,道:“请陛下吩咐。”
“将诸位大臣所行之事,尽皆描述,务必详略!还有,将诸位大人们的名字全部记上史册!一人也不能少!”
史官捧着史册推到了一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挨个记录着早朝之上文武百官的姓名。
……
几日之后,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抱着自家钱粮财物,送到了宫门外。
就连平日里游手好闲的街溜子们,此时见到那堆积如山的财物,也没有心动,反而主动守在了一旁,当起了这些钱粮财物的保镖,警惕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民心可用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