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微服私访(4k)(2 / 2)

加入书签

立马有两个衙役上前,接过洪德芳的那一袋大米,开始用两人抬秤,秤量起来。

“洪德芳,白米六十斤!”

“老爷,不大对吧,这一袋正好是五斗米,七十五斤啊。”听到胥吏报出来的重量与自己秤量的不一致,这个叫做洪德芳的佃户显然是慌了,他连忙上前,道。“这一两一钱都不能少的。”

因为这已经是他家里能够拿出来的所有余粮了。

“怎么?信不过这官秤?”那胥吏给洪德芳这样一闹,眉头一皱,脸色立马沉了下来。“是不是嫌这官秤上,没刻着个官字啊。”

胥吏伸手指了指,一旁斛上大大的官字,嘲讽道:“认得这上面是什么字吗?”

“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这秤是官秤,这斛是官斛。”胥吏拉高了音量,接着开口道。“这官字大如天啊,如果有谁不认识这官字,到时候可别怨这官字不认识你!”

说完这胥吏瞪了洪德芳一眼,一挥手,大声道:“过斛!”

一旁的衙役闻言当即把手中这袋倒入早已准备好的官斛中。

珍珠般的白米如沙般倾泻而下,很快便是将官斛装满大半,胥吏拿出一根铁尺在官斛里抹了抹,立即将堆成小山堆的白米抹平。

“看见了吧,这是五斗官斛,如果真有五斗米,为什么斛口上没见白呀,啊?!”

胥吏冷漠看着洪德芳,冷声道:“淋尖!”

身后衙役,听到命令立马用脚去踢斛。

淋尖踢斛,指旧时税吏收税时,为多征米谷,故意用脚踢斛,使斛面堆尖洒落,洒出来的粮食不允许老百姓收回,算是损耗,百姓再把斛中余下的粮食拿去称重,无形中多交粮食,这些成为明朝官员的一笔半公开收入。

要知道,这一踹是很有讲究的,胥吏们为了这一踹苦练了很久,具体方式是有可能是先在自己家附近找棵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

当然也有某些人选择踹门练习,一定要做到一脚踹开,如超过两脚为不合格,需要继续修炼。

踹下来的,可都是自己的。

不练习不行,就像衙门差役打板子,门道在门里面。

不远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强忍着心中的怒气,问了身旁一个同样等着上交秋粮的百姓,开口问道:“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吗?”

“嘘,这位官人你小声些。”那老汉见朱元璋三人衣着打扮不像是农民,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于是开口解释道。“所有人都知道收税三大坑,秤大、斛大、脚大。今年尤其过分,可过分又能怎么样,只能默默忍着。不然眼前这个后生就是下场。”

“如果一开始他不质疑官秤的话,七十五斤大米还能剩六十斤,如今给他这样一闹,怕是这六十斤也保不住喽。”

果然这大爷话音刚落。

只听那胥吏高声唱喝道:“洪德芳有米五十五斤,记!”

洪德芳当即跪了下来,哭求道:“老爷,这直接少了二十斤啊。”

“老爷,咱们做事要凭良心啊,我洪家的米缸可是全倒空了。”

“怎么,觉得我坑你了?”

胥吏双手抱拳,朝着北边拜了拜,开口道:“我们是按制征收秋粮,这是皇上定下的规制,说我坑了你没关系,莫非是皇上坑了你不成?!”

“老爷啊!”洪德芳跪在地上,只是一个劲哭喊。

远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气得肺都要炸了。

其实如果是往年,洪德芳这75斤大米,这些胥吏最多扣下10斤。可今年,上头下了死命令,必须要让赋税成绩单漂亮,因此他们一开口便是直接克扣15斤。

就这15斤,还不能和以往一样流进自己的腰包,而是必须当成是赋税上交。

因此这些胥吏才会说出方才那番话来,估计他们自己心中也有气呢。

在他们看来,这些多收的白米,都是直接给朝廷的,可不就是皇上坑了他们这些百姓吗。

胥吏们本就烦躁,被洪德芳这么一闹,直接让一旁的衙役们把他给拖了下去。

要知道这还是

“父亲,我们现在还不宜暴露身份。”朱标怕朱元璋气上头,低声开口道。

朱元璋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这才来广东

因此即便此刻朱元璋再生气,也没有上前教训这些打着自己旗号造孽的家伙,而是让一旁的毛骧记下在场这些胥吏的名字与样子。

到了韶州府城,朱元璋他们也没闲着。

立即就开始体察民情,他们很快发现,韶州府城的物价远高于他之前所到的地方,甚至比江南地区都要高的多。

事出反常必有妖,几人敏锐察觉到,这里头肯定有大文章。

朱元璋正准备让下边人去好好调查时,就有几个胥吏开始当街收起了赋税。

“官爷,前些日子不是刚交过税吗?”一个卖鸡蛋的小贩开口道。

胥吏道:“这税呢,是增收了点,但这是为了给皇帝陛下修行宫,为了孝敬陛下的,懂吗?”

“这肯交税的是忠良之民,不肯交的就是忤逆之民!”

听胥吏这么一说,那卖鸡蛋的小贩,哪里还敢顶嘴,显然之前吃过苦头。

只能是从菜篮子里挑出十几个卖相好的鸡蛋,小心用布包好,给眼前的差吏送了过去。

朱元璋脸色阴沉,带着朱标、朱棣二人进了一间药铺。

一番询问后,不仅是市场上的蔬菜、米面这些吃食,就连药材也贵的离谱。

单甘草一两就比江南地区贵了两文钱。

要知道按照以往,全国物价最贵的地方就是在江南诸道,因为江南地区富裕。

药铺老板赶忙解释道:“几位爷,我也是没有办法,往年的税是三十税一,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改成了三十税三啊。”

“今年为什么要突然增加赋税?”

“那这个你得问我们的知府大人了,以往税的种类多也就罢了,起码还能活下去,今年突然提高这么多,这生意根本没法子做。”药铺老板苦着一张脸道。

接着他开始和朱元璋科普起,地方上的各种离谱税种。

什么行货税、居货税、肉食税、占道税,无话八门,乱收一起。

这些税不交还不行,不交就要蹲班房。

“增收新的税种不是要有通令吗?”朱元璋开口问道。

药铺老板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那眼神意思有几重意思,

“通令不是上头一纸文书的事情,我听说今年整个广东省都是这么搞的。”药铺老板开口道。

好!好!好!

刚到广东省境内,遇到的三件事,一件比一件让朱元璋感到气愤。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