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佃户之忧(1 / 2)
八月十日这一天。
我第一次在王府搞流水席,请的也不是达官显贵,而是14个庄子的管事同耆老,拢共120多人。
前厅四间厢房整理出来招待他们,满屋子老态龙钟,空气中似乎都能闻到棺材味。
这同隔壁朱老五家要么吟诗作赋,要么水陆道场形成鲜明对比。别人是诗会,法会,手帕会,我这算什么会?
可恶的朱老五还故意跑来看了几眼,这是没有相机,不然他一定会打卡拍照的。
开席之前,这些人被带进了后园子。
都空了,只有7分玉米地还孤零零站在那里,枝叶枯黄,脑袋歪着,胡须干枯。
周总管负责主持这场农业推介会,他人头熟,而我则站在二楼看热闹。
当听说这是一种可以替代稻麦作为主食的作物时,老头子们躁动起来,若不是有家丁拦着,玉米地都要被踏平了。
好不容易维持住秩序,周总管叫人拿过丈量绳给老汉们瞧看,验明无误。
田地丈量过后,报数7分4厘。
收割玉米扒皮称重,报数470斤。
当场脱粒五个,玉米棒同米粒各自称重,按比例换算得粮330斤。又转换为整亩,出得每亩产粮446斤,接近三石。
其实还应该再多点,之前被掰掉二十几穗或吃或送了人。
这样的产量比麦子多了近1/3。
表演到此为止,满怀心事的老汉们被请回前院,开始吃席。
席面开了14桌,每桌都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年轻站在一旁伺候着,都是知行学堂的学生,这些农作物他们栽过秧施过肥,浇过水除过虫,全程参与了它们的生长过程,为的就是若老汉们有疑问可以随时回答。
人太多了,又不认识,以我这个年纪是很难同这些老汉做出有效沟通的,所以我只在台阶上以水代酒敬了大家一杯,便由着周总管去自由发挥了。
写好的剧本,前半程还算顺利,通过现场操作让老汉们意识到除了五谷之外,还有其他样式的主粮,而且产量颇高。
但这只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却并不代表能够接纳。
在我看来,这同培训中心招收学员没什么不同,前三节课免费试听,先把人拉进来,之后再一步一步的来。
唯一可惜的,新作物的数量太少了,没能摆上餐桌。
但试吃是必须的,
那是稍后的环节,因为玉米粒还不能吃啊,那个硬度,不知要崩掉多少颗老牙。
石磨就放在庭院正中央。
为了更具说服力,一名女使两个家丁现场磨面给老汉们看。
随着家丁推磨,淡黄色的粉末散落在沟槽里,女使则小心翼翼的将粉末扫进簸箕,这样的重复性动作可能要持续一阵子,而有了足够的粉末之后,还要过筛,那才是真正的玉米面。
得亏半个月没有下雨,玉米粒已经足够干爽,不然还要晒的,这面还当真未必能磨出来。
老汉们吃饱喝足,我也该上场了。
14个庄子各选一名主事一名耆老,由周总管带着来到花厅。
方桌上摆着四个碗碟,炒花生、炒瓜子、煮土豆、玉米面锅贴。
简简单单,原汁原味。
今天,还是我第一次见庄子里来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