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兽骨暗藏的天地之机(1 / 2)
天生万物,道无所不容。
万物肉眼可见,即为象。
山石有象,水火有象,世间万物皆有象。
为象必有理。
弱水至柔,弱水为象,柔即其理。
烈火至刚,烈火为象,刚即其理。
水火既有象有理,万物岂无象无理?
以象推理,循理逐象,象理合一,是为道也!
水火并济,实为刚柔并济,水火之道,实为刚柔之道。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夜一直在思索伏羲氏所留十二字蕴藏的天地之机。
这十二字,乃是伏羲氏为条理天地,分明四季所作。
然天地之大,万物尽藏其中。
万物生于天地,看似与天地亲近,实则距天地远矣。
此谓近在眼前,远在天边。
古夜也不敢妄议天地之机,于是乎锋芒一转,打算从‘四季’二字入手。
修行多年,踏入道之领域亦有些年月,古夜自认为在这个领域还算有些造诣。
物、象、理、道,这四个字便是他对万物与道的理解。
既万物有象有理有道,四季又岂无象无理无道?
春则草木生,夏则草木盛,秋则草木衰,冬则草木枯。
草木应时而变。
草木之变,即为四季之象。
生盛衰枯,即为四季之理。
“象理合一即为道,如此说来,草木之变与生盛衰枯,便是四季之道,也就是天皇氏这十二字蕴藏的天地之机?”
“不!”
“四季之变,亦为时空之变,更在时空之上,所以天皇氏才需要取时空兽之骨,利用其时空大道的本源,去沟通天地,影响日月星辰,从而推动四季的变化。”
“时空之道尚且如此难以琢磨,四季既在时空之上,怎是这么简单几个字就能轻易解读?”
古夜脑海中思绪翻飞,一次次推理,又将推理的结论一次次推翻。
渐渐的,他像是魔怔了一般,不再盘坐,站起来在洞府内来回踱步。
久而久之,他心境愈发烦闷,自知闭门造车终无果,便打算前往外界,亲身感受四季变化。
随后,他离开了这座洞府,离开了始祖圣境,离开了女娲神域,没有知会任何人。
最终,他开始在广袤的中土神洲上行走。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
春去秋来,夏尽冬兴。
他从未像此时这般专注,一轮轮四季从他指尖悄然划过。
他如同一个苦行僧一般,孑然一身,一人独行,踏山河,观日月,细察草木江河,顺理暗藏在万物中的四季之变,逆推天地之机。
整座无尘天依旧笼罩在一片喧嚣当中,但却不为他所感,不为他所知,仿若身外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apk/
到了后面,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存在,不再刻意运用神力,去维持自己的年轻。
转眼间。
三十载岁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当中,古夜就如同一个凡人一般,体态自然衰老。
三十年岁月,他从青年走向中年,又从中年走向老年。
他的目光也不再如起初一般,只拘泥于万物四时变化,而是通过四季之变,跃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迈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四季之变,亦为时空之变。
万物生长于空间当中,时间作用于万物之上,时空方成,四季方成。
他逐渐将关注点,从外界移回自身。
身躯的衰老,让他有了新的体悟。
生老病死!
万物之荣枯,岂不就是生灵之生死?
草木之生盛衰枯,岂不就是众生之生老病死?
可天地之机,四季之变,仍不止于此!
而草木之变如何,万物之变如何,四季之变如何?
盛极而衰是也!
春至盛则衰,夏至盛则衰,秋至盛则衰,冬至盛则衰!
四季变化之根,便在于此。
可天地之机,四季之变,会止步于此吗?
非也!
盛之极则衰,而衰者何人替也?
再论春夏,春至盛则衰,衰则夏新盛。
四季如此,万物如此,众生亦如此。
前浪赶后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