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五章 筑堤捍水垦殖水田(1 / 2)

加入书签

吴郡目前的情况是,郡县初平,刚有小安,百姓皆务其本业,百废待兴。

官府当然也是希望完善治理,兴修水利,完善道路,甚至建设城邑。

孙策咨询几位臣子关于全郡道路和吴县城邑的建议,朱治最先开口。

“将军,如今吴县疆域初定,加以饥馑,百姓皆在忙于农耕,恢复生产。且已经在修一处水利,若此时再建道路,修城邑,养军兵,必须有所规划了,否则恐怕会操之过急。”

孙策顿时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件工程正在施行之中,问道:“水利的兴修情况如何了?”

顾雍主动介绍道:“这项水利主要是在东陵乡高处修建一处湖陂,然后通沟渠四时入垄,筑堤捍水,垦造水田,将千余顷望天田改造为水田。”

孙策听完便有所了然,总有人以为他一名将军不懂农业、水利,以为他说的亩产十石是异想天开。

事实上孙策所了解的农业水平,甚至要远超当世大部分劝课农桑的官员!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很多人尤其是从北方南下,没有接触过真实农耕的士人被想象中的农业给固定了认知。

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江南尤其是吴县这一带会被称为玉米之乡。

很多人都以为引水灌溉,就是修一条沟渠把水灌溉一遍土地就行了,这种旱田自然是亩产只有两三石,也就是一亩地产粮只有五十斤到七十斤之间。而后世人一年的食物摄入量是每年四百斤。就说这个时代的百姓,怎么可能不面黄肌瘦?

可如果兴修水利这么简单,那些修水利的官员会被无数百姓世代供奉、纪念?

事实上,真正的修渠堰是吴县这种,将水利灌溉区内的所有旱田改造成水田,建起田埂将田垄围起来,筑堤捍水,劝以耕牧。水田既修,其利兼倍。

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学者傅玄考察了地利,总结出来“旱田命悬于天,人力虽修,可一旦水旱不时,则一年之功弃矣。”而“水田则制由人力,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所以“自近魏以来白田收至十馀石,水田收数十石。”

这也是为什么修建水利之后,农田可以不患水旱。淮南那里因为有芍陂,更是形成了一处百里不望天区。

顾雍此时也说道:“旱田和水田差距极大,县中劝农官员已经按《氾胜之书》指导百姓调节水田水温,水温得时,早稻晚稻合计产粮十石完全不在话下。”

孙策微微点头,要发展水田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水源充足,二建设沟渠。

前者鱼米之乡,这片土地已经满足。

但后者建设沟渠,你指望一群小农经济的小民自己去干这個?就算他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干一百辈人,甚至一千辈人,能不能挖出一座湖陂,然后修出来一条沟渠,灌溉上自己那二十亩地?

包括后世很多人一提发展农业,精耕细作,也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对具体内容一无所知。就以为是给百姓分十亩地,让他们自己去守着自己那十亩田,拿着耒耜、锄头埋头在地里精细耕耘。以为这就是小农经济,这就是发展生产。

其实这不叫小农经济,按照这种思路,水平最多叫刀耕火种。对农业的理解水平上限也就是井田制那种级别了。每个人挑水灌溉自己田垄内这九分地。以为这就叫精耕细作。

事实上,农耕的士大夫们见识都比这些后世普通人更高。他们还知道,要发展农业,必须让百姓目光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超脱出来,集结人力才能发展农业,使田地不再靠天吃饭。

而中原农业经济之所以在宋朝进入腾飞,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宋朝不立田制,大庄主、大员外们能够集结大量的佃农兴修水利,改造良田。所以才能有岁入百万石的恢宏场景。

其实只要没有战乱,没有人为干预,中原的农业经济一直是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孙策才穿越半年,基本上对国家政治、经济、选拔制度没有任何改变,就连军事方面,都是纠正了小霸王的历史偏差,重新回归正轨,按照当下东汉朝廷的模式施行的募兵制。

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农业经济方面,他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干预,只是承认了当下客观存在的庄园经济模式。

若是没有战乱,按客观规律发展下去,江南的这些豪强会跟永嘉南渡以后的士大夫们一样,带着部曲将江南开发出来。

而众所周知,江南的第一次开发,就是因为衣冠南渡。在大世族部曲和宗族血亲的抱团开发下,江南大量农田被开垦,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

反倒是北面的鲜卑人刚刚入主中原,治国的想法跟后世普通人一样,完全靠着纯真和想象。

看到均田制,顿时一拍手,这不是完美的农业制度吗?每个人都守着几十亩农田,有田可耕,那我大魏江山还不是千秋永固?至于均田结束,后面发生的事情,就算后世普通人也能倒背如流了。

可中原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可以给诸夏民族一次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国家大乱,兵戈四起,王朝进入更迭,重新洗牌,经济秩序被打破,可以重新设计经济制度。

这时候该怎么选?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怎么选还不好说,但这要是个普通穿越者,绝对已经开始大喊大叫:平均授田,禁止土地交易,精耕细作!

孙策叹了口气,自己要发展江南,任重而道远啊,怎么打破很多人,尤其是普通小农的观念,绝对是重中之重。

他凝重的问道:“征募徭役可还顺利?一共征募了多少百姓?”

顾雍立即回道:“征募过程倒还顺利,之所以渠堰选在东陵乡就是因为本乡三老极力促成此事,说动本乡大户朱氏。朱氏宗族子弟千人,皆主动参与,要将自家良田造成水田,并行善举,许诺帮百姓将沟渠沿途的土地亦修建水田。三老、里正等遂顺利募有数百户人家,挖通沟渠。”

孙策眉头一挑:“这朱氏倒是会借机刷名声。明明是他们想召集百姓帮他们修沟渠,却说是帮沿途百姓修水利。没有沿途百姓,他们这沟渠不还是得修?”

顾雍笑着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不过不论如何,朱氏这次都要收乡里之盛赞了,东陵乡百姓必然会传其仁义之名。若将来水田丰收,朱氏更可能名扬郡县。”

很显然这种会在乡里刷仁义之名的大族不会是普通人家。

孙策问道:“是校尉朱桓宗族?”

“将军慧眼如炬。”

朱氏果然不愧是吴郡大族啊,宗族子弟居然有上千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