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实力(1 / 2)

加入书签

从事后情况的发展来看,不可否认,长乐王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至于原因,大家马上就能知道了。

对于河北地区民军力量的新崛起,说句实在话,隋朝是不怎么太关心的,因为在朝廷看来京城和东都才是国家的根本所在,所以当务之急是优先解除李密对于洛阳的进逼,其他的战区可以稍后再说。而且当时的李密正是事业做的最红火的时候,不仅凭公开发表的著名檄文(《为李密檄洛州文》)痛骂杨广,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同时还收降了隋军大名将裴仁基,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为此杨广同志很激动,于是他立刻决定派遣一员大将前去讨伐李密,但是杨广第一时间想到的合适人选并非是我们后来都知道的王世充先生,而是另一个人——————薛世雄。

薛世雄,时任涿郡留守。这个人之前没提过,但着实厉害得紧,厉害到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两人最终都成长为了大唐的开国名将。其优生优育的水平足以让今天的许多父母汗颜。

杨广之所以首选薛世雄节度诸将征伐李密,除了考虑到此人久经战争,军事斗争经验极其丰富外,另外一个考虑的因素在于他知道薛世雄的手中有三万

燕地精兵。

要知道,燕赵之地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加上当时此地又属于隋朝同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部落接壤的地方,因而在这片土地既有与生俱来的男儿血气,又有长年战争氛围的熏陶,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隋军主要的兵源地,且以提供高质量的幽州突骑为主。其具体特色是特别能冲锋,特别能战斗,反应特别快。

能打的将领配合能战的兵,杨广确信,当薛世雄和他的三万燕兵赶到洛阳之时,也即是悍匪李密授首之日。

然而我们都知道,薛世雄和他的兵最终没有出现在当年东都的战场上,因为杨广同志的另一条附加命令:大军所过之处,盗贼随便诛剪。

从涿郡(北京)到洛阳,如果不乘飞机的话,必然要经过河北一带,而河北一带恰好有个盗贼,还是个大盗贼,他就是窦建德。

于是本来要去洛阳消灭李密的薛世雄路过河间听到了窦建德的名字,于是按照杨广的要求他在七里井驻扎了下来,于是他和他的精兵被窦建德亲自率领的敢死士消灭了。

做人,有时候不能太随便。

窦建德一直没有奢望自己能够击败名将薛世雄,且直到他决定拼上一把,率领敢死士夜袭薛世

雄大营的时候,临行前他还和自己的部下们约定好,如果次日天亮之时还没能击败对手,那我们就就地乖乖投降。

要说窦建德兄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因为第二天过了很久也没有天亮,因为第二天有大雾。而且还是那种对面相逢不相识水准的雾霾天(会天大雾,人咫尺不相辨)。所以不要说窦建德的偷袭部队看不到,哪怕是有群大象猛冲过来,估计隋军的士兵们也搞不清楚具体方向。

这下子,窦建德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用见人就砍,入营就烧,这就可以了,反正大雾之中没人能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估计看到了,也当场被砍倒了。

在诡异的浓雾中,隋军面对看不见的敌人的进袭,迅速陷入混乱,特别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们,一发觉这种天气下遇了袭,立马就跑了。薛世雄也不愧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一看局面失控,也跟着撤了。三万赴洛精锐,还没出河北就被报了销,这也只能说大隋气数已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