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灭梁(上)(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岐王势弱,加之岐王本人年老,已无进取之心,而吴国势大,只怕岐王未必敢出兵救援我国;而晋国乃我世仇,若向其求援,或许陛下需要放下身段,向其请降。臣只怕陛下不甘受此之辱!”

敬翔的计策其实就是向晋国这个老仇家请降,引晋军前来抵挡吴军。

这种策略在唐末藩镇混战的时代极为常见,根本不算什么妙计,不过很明显,朱友文做皇帝做惯了,他是不可能放下身段向李存勖这个仇人请降的。

见朱友文默然不语,敬翔当即叹息道:“陛下,臣愿陛下先赐臣一死,不忍见国家宗庙之亡也。”说完,敬翔与朱友文等人相向恸哭,朝堂之上满是悲戚之色。

商议到最后,朱友贞只能采纳敬翔建议中的另外一:向岐王李茂贞求援。

在吴军北伐之前,梁国一度有退守关中的打算,所以派遣使者与岐王交好,两家关系迅速变得亲密起来,甚至梁军还向岐王购买了不少战马来扩充骑兵。

所以此时朱友文决定派遣张汉杰的弟弟张汉伦以最快速度赶往凤翔寻求援军。

不过且不说岐王会不会派出援兵前来,即便岐王同意派兵,那也要梁国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才行。

洛阳自古就是一座大城,城墙周长数十里,这在和平时期固然显得极为雄伟壮丽,能凸显大国国都的威仪,但在如今却暴露出不好防守的缺点。

以城中那几千控鹤军,再加上数千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光靠这点兵力想要守住洛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吴军挡在洛阳外围。

所以朱友文又下令,命朱圭统率两千控鹤军南下伊阙,抵挡周本大军;同时命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统领两千控鹤军极速赶往武牢关,以抵抗东面吴王亲自统领的大军。

对此安排,敬翔提出反对,他认为如今梁军士气低落,若是仅仅分兵前往抵抗,尚不足以挡住吴军,必须朱友文御驾亲征鼓舞士气,才有一丝可能。

可惜对此建议朱友文依旧拒绝了,他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的。

为了增加洛阳守军的兵力,朱友文下令打开府库,广募兵勇,让他们登上城墙,习练守城之法。

然而守城的计议虽然定下来了,但城中的惶恐依旧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流言四起,到处都有不利的消息传来,一会儿说吴军已经占领了哪里哪里,一会儿又说哪处地方已经投降吴国。

更是有传言说,洛阳城中有几个宗室子弟打算趁乱造反,让朱友文深感忌惮。

原来,当初陕州节度使邵王朱友诲,乃是朱温兄长朱全昱的儿子,此人极为聪颖,梁国上下不少人都心向于他。

所以朱友文在几年前就将其召还洛阳,与其兄朱友谅同时幽禁在宫中。

如今吴军大军将至,再加上城中流言四起,朱友文疑心更重,担心宗室的几个兄弟会乘危谋乱,于是将朱友诲以及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等尽数杀光尽杀之。

至此,吴军尚未兵临城下,而城中朱氏子弟已经被朱友文杀掉大半。

……

吴军这边,杨渥领兵向西的当天晚上,大军便抵达郑州,郑州守军不过千人,而且他们同样已经失去斗志,在吴军大军逼境的时候选择了开城投降。

在洛阳郑州休整了一个晚上后,大军继续向西进兵,当天中午抵达荥阳,荥阳守军率军投降。

杨渥没有在荥阳停留,甚至都没有进城,仅仅派了一千人进城把持住城门,至于其他大军则继续向西,于当天下午天黑之前赶到荥阳西面的武牢关。

武牢关其实便是著名的虎牢关,唐朝时因为要避李虎的讳,所以改称为武牢关。

这里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在这里大战经年,最终汉军成功挡住楚军的攻势,最后不断反攻,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唐朝初年时,秦王李世民更是在这里以三千精兵大破夏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为唐朝统一天下赢得了最为关键的一场大胜。

不过武牢关虽然地势险要,但在一般情况下这里是没有守军长期驻守的;如今关内只有连夜赶到此地的皇甫麟率领的两千控鹤军防守。

这个皇甫麟倒是个忠义之人,在面对吴军大军时不仅坚决拒绝投降,反而不顾疲劳,连夜亲自组织守军守关。

他的兵力虽然不多多,但占据绝对地利优势,再加上当时天色已黑,不利于攻城,所以杨渥没有急着攻城,命大军暂且安营扎寨。

第二天,杨渥一面命大军从正面攻打关隘,一面派出小股兵力准备从小路绕道敌军后方发动进攻。

不过让杨渥没想到的是,那支绕道敌军后方的军队刚刚出发没多久,大军就已经从正面攻破了武牢关。

原来控鹤军虽然是梁国禁军,当初也算得上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不过最近几年控鹤军的精锐将士基本上都被调往黄河沿线在与晋军的交战中消耗掉了。

如今的控鹤军反而是以新兵为主,没什么实际经验,再加上士气低落将士们在来武牢关的路上就有不少人逃亡。

昨天夜里天黑时还好,今天大战将起,当那些惶恐不安的守军将士踏上城墙向关外望去,发现关外密密麻麻全是吴军时,这些梁军顿时彻底丧事斗志,结果开战没多久就被吴军攻破关隘,皇甫麟带着少数侍卫匆忙逃离。

见此杨渥也没什么好说的,下令大军休整一会,继续向西进发。

与此同时,伊阙关外的周本也发动大军,费了半天时间将关隘拿下,顺利向北进军。

伊阙关虽然号称关隘,在古时就是通往洛阳的险要之地,不过这里的地利优势毕竟比不上武牢关,再加上守军兵少,结果被吴军成功绕道后方,前后夹击,迅速失守。

至此朱友文所依赖的两处重要关隘迅速落入吴国手中,东、南两个方面近十万吴军同时向洛阳逼近,兵临城下之日就在眼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