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议和(1 / 2)
近两年前,也就是天佑四年正月,当梁王朱温忙着如何篡位登基称帝时,当杨渥、王建等一个个心怀不轨的藩镇为了各自的利益坐视朱温称帝时,契丹人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取代痕德堇可汗,正式即可汗位,成为整个契丹人的首领。
与以往的首领不同的是,耶律阿保机在登上可汗之位的第一天起,他的野心就不满足于如今契丹习俗中的可汗三年任满的就要禅让的制度。
作为一个雄心勃勃,有着极大抱负的首领,阿保机想要建立的,乃是像汉人的皇帝那样能够独揽大权,并且将自己的权利传给子孙后代的真正的帝国!
当然,如今的契丹内部,各方反对势力依旧很强大,不仅是契丹其他几个部族的人反对阿保机做皇帝的野心,便是他本族的族人中,包括他的几个兄弟同样反对他。
所以阿保机想要真正成为像汉人皇帝那样的存在,他还需要作出不少的努力才行。
不过不管如何,因为军队大权掌控在手中的缘故,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却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杨渥还知道,他不仅成功的建立了契丹帝国,而且还将这个帝国发展成了当今世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之一,并且成为之后从后唐起,一直到北宋的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
杨渥既然想要一统天下,将来自然也少不得要和契丹人为敌。
当然,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如今的杨渥需要关注的,依旧是如何迅速的统一南方,并且为将来北伐做准备的事情。
在他的解释下,众人此时都已经明白了将来他们需要对付的真正敌人,所以都同意了与朱温暂时停火的策略。
当然,在朱温的手书中,不仅提出了他想与杨渥停火的想法,同时还提出希望杨渥能够放过楚王马殷,与他和平共处的请求。
对于这一点,杨渥等人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拒绝了。
马殷的实力虽然经过这一次的讨伐而大减,但他依旧有较为强大的实力,尤其是马殷麾下将领的信心还没有彻底打掉,他们还有继续与吴国为敌的打算和勇气。
从这一点看,杨渥将来统一南方最大的阻力应该还是楚王马殷。
至于更南端的刘隐,或许他的地势更加偏远,他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不过真等到吴国消灭了王审知和马殷之后,吴国那时候就大势已经成就,刘隐已经不可能再翻天了。
那时候杨渥甚至不需要派主力前去讨伐,只需派一员大将前去,应该就能平定岭南了。
最终,杨渥以“大吴国主致书于梁王”的名义,给朱温写了一封回信,回信中杨渥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双方罢兵休战之事,不过杨渥却说了双方要“各守其土,以百姓为念”等。
想必朱温见到之后,也会明白杨渥的意思。
至于马殷,杨渥并没有在书信中多提及,而是直接说大唐昭宗皇帝曾经给杨行密加封过东南诸道都统的官职,而马殷就属于这个都统的管辖之下。
如今杨渥继承了都统的职务,自然同样继承了对湖南的管辖权。
言下之意,自然是不同意与马殷罢兵言和了。
当然朱温本来就清楚,想要杨渥放过马殷那是不可能的,他也就是提一下而已,并不会真的为了这颗棋子费太多的心思。
……
当杨渥与朱温暗中达成默契,双方开始实现停战之时,潭州这边,刚刚从吴军围城中恢复过来的马殷等人,却在为将来的何去何从而感到担忧。
当初吴军的主要精力都不在湖南这边时,马殷在对吴军的一次次战争中居然还占到了上风,这使得他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种“吴军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然而这一次的战事却是让马殷真正清醒过来:能够消灭钱镠,吞并江西,并且在战场上与梁军正面对抗的吴国,的确不是他能够抵挡的。
这一次吴军动用的兵力其实还不算多,仅仅八万禁军而已,最多在算上没有直接投入战场的几万厢军,相比于吴军的全部实力,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而楚军一方却已经是动用全力了,除了驻守在南方几州的少量兵力外,其他能够动用的兵力基本上都用上了,然而仅仅两个多月的战事他就有些顶不住,若不是杨师厚救援及时,等到王茂章南下与李承嗣汇合后,便是潭州都未必能够守住。
至于如今,马殷不仅丢掉了岳州,使得潭州完全暴露在吴军的攻击之下,更是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力和人口,这一点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的。
若是吴军下次再来进攻,而梁军又被牵制住了手脚,不能及时救援的话,马殷想象不出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当然,这还是马殷不知道朱温已经暗中与杨渥达成了停战,若是他知道双方暗中已经有了默契的话,马殷只怕会更加绝望。
“孤打算将治所迁移到邵州去,以避开吴军锋芒,诸位以为如何?”
楚王府中,满脸疲倦的马殷向麾下众臣询问着。
关于迁移治所的问题,马殷已经在心中想过很久了,潭州虽然人口较多,开发程度较高,但潭州城却距离吴国控制的地盘太近了,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攻击。
以前还有一个岳州可以分担一下压力,如今连岳州都被敌军夺去,潭州可以说是两面受敌,不利于防守。
而迁移治所的话,邵州那边的人口虽然较少,开发程度也没有潭州这边的高,但至少不用天天担心吴军打过来,还能集中兵力向西边发展。
如今邵州以西,也就是蛮人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经常起兵闹事的辰州蛮就是在那里。
以前马殷一心想要集中兵力与吴国对抗,所以对蛮人重视不够,如今若是集中兵力向西发展的话,或许能在那些偏远的地方打出一片基业。
“兄长何必迁都到邵州去?以小弟之见,兄长还不如直接向吴国降了。以兄长手中掌握的兵力和地盘,到了吴国想必也会受到重视!”
马殷的话音刚落,其他人还在沉思的时候,却有一人突然出声说道。
马殷听了顿时脸色有些不自然,这说话之人,正是他的亲弟弟马賨。
当年马殷兄弟都在孙儒军中为将,孙儒兵败时,马殷刚好与刘建峰在一起,所以逃过一劫,几经转战之后,在如今的湖南打下了一番基业。
而马賨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在孙儒兵败之后做了淮南军的俘虏。
不过那时候杨行密并不因为他是降将而怠慢他,反而对他较为重用,所以马賨便开始为杨行密效力起来。
这时日一久,马賨也就渐渐对杨行密有了感恩之心,虽然知道他的哥哥已经在湖南打下了基业,不过他并不想回到湖南去。
后来杨行密无意间知道了此事之后,加上那时候淮南正与杜洪交战,为了拉拢马殷使他不干涩淮南对杜洪的战事,所以杨行密强行让马賨回到湖南,作为双方交好的使者。
马賨虽说是被杨行密强行遣返回湖南的,不过他回来之后,倒也没有忘记劝说马殷与淮南交好的任务。
可惜的是,马賨虽然当即被马殷授予节度副使的职务,但却并不给他实权,对他的话也不怎么重视。
之后马殷更是铁了心的与淮南作对,让马賨心中极为不满。
此时见马殷战败之后还想迁移到邵州去继续与吴国对抗,马賨自然是忍不住出言相劝。
“向吴国投降?”
马殷还没有什么想法,他麾下不少将领心中却是一动,开始思考起投降的可行性起来。
马殷见了顿时心中凛然。
若是其他人降了吴国或许还好说,但马殷觉得自己若是降了,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是自己的死期了。
当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号称八十万,准备一举扫平江东,江东朝野震动,文武百官大多都想要投降。
关键时候鲁肃对孙权说:其他人降了还能继续做官,唯独孙权降了只怕有性命之忧。
如今对马殷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更何况,这些年马殷可是没少和淮南作对,甚至连往日被马殷俘虏的淮南将领都是直接杀了了事,再加上当初孙儒时代的恩怨,双方的仇可是不小。
所以马殷更加觉得自己不能降吴。
此时他见众将中很多人都在沉思,连忙向他的亲信高郁使眼色示意。
高郁当即明白他的心思,连忙沉声道:“这些年我军与吴军作对,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甚至连俘虏的吴军将领都被直接斩杀。这些事情杨渥等人可是一点都不会忘记。若是真的向吴国投降,到时候对方清算起来只怕在场之人一个都逃不脱吧?”
众人听了不由心中一惊,顿时知道高郁这是在暗中告诫他们。
如今的局势对他们虽然很不利,但还没有到真正走投无路的时候,没必要这么早就考虑投降的事情。
再者,如今他们都是手握大权的一方大将,若真是投降吴国,以吴国如今的制度,他们去了之后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吗?这显然不可能。
想到这,众人心中投降的心思不由得淡了许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