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顺道发展电子管技术,贾东旭有点慌(1 / 2)
在陈平安和罗教授连续几天的奋战和探讨后,103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方案终于敲定?
接下来,就是要把图纸变成现实,将这个庞然大物从无到有地造出来?
作为新炎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机,103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要把103变成现实,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电子元件的问题?
在这个年代,第二代计算机刚刚起步,晶体管才开始取代电子管,成为主流?
而要制造出性能优越的晶体管,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极高,绝非易事?
在当下,新炎刚刚建立电子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晶体管的制造,涉及到提纯,掺杂,外延,光刻等一系列精密的过程,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材料,根本无从谈起?
最关键的是晶体硅材料?
它是制造晶体管的基础,纯度要求极高,哪怕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会影响器件性能?
而新炎要制备这种高纯硅材料,困难重重?
首先是原料问题,工业级硅的纯度太低,根本不能用?
而电子级多晶硅,国内暂时还没有供应商能够提供?
其次是设备问题?
多晶硅在提纯过程中,需要在超高温下熔化,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缓慢结晶?
这需要特制的真空感应炉,温度高达1400摄氏度,气压精确控制在0.01大气压?
国内现有的设备,显然难以胜任?
即便有了高纯硅料,将其切割,抛光成晶圆,刻蚀出晶体管结构,都需要精密的机床和工艺?
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新炎电子工业来说,无异于登天?
面对重重困难,陈平安和罗教授并没有退缩?
作为拥有金手指的穿越者,陈平安对晶体管的制备可谓了如指掌?
他提议,可以从头开始,自已动手搭建生产线?
有系统傍身,他对提纯,掺杂,光刻的全套工序了然于心,只需要按图索骥,依照金手指指引的步骤,就能造出合格的晶体管?
"罗教授,咱们不能等,等不起啊!
"陈平安眉飞色舞地说,
"国外那些大公司,可都是从实验室开始做起的?咱们现在,就是103工程的'贝尔实验室'!
"
"就是!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罗教授一拍大腿,
"国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咱们身上了,岂能让大家失望?
"
"只要肯吃苦,肯钻研,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殚精竭虑,一定能搞出一套高水平的生产线,把103的心脏制造出来!
"
两人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当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中?
他们废寝忘食地设计图纸,一遍遍改进方案;四处托人寻找设备原料,一点点积攒材料;招兵买马,网罗人才,组建一支朝气蓬勃的技术团队?
慢慢地,一套小型的晶体管生产线在三机部的实验室里搭建起来?
一台台崭新的机器鳞次栉比,泛着金属的光泽?
陈平安和罗教授亲力亲为,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大家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一个个冰冷的机器上?
……
这天,罗教授找到了陈平安,若有所思地说:
"晶体管虽好,但咱们也不能厚此薄彼?
"
"电子管虽说有点落后,但在计算机早期,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说这103吧,有些部件,电子管反倒更合适呢!
"
"没错!
"陈平安恍然大悟,
"像整流,变压这些大功率的活儿,晶体管还真干不了!还得靠电子管呢!
"
"就是,所以我们下一步,就研究怎么把电子管也应用到103里!两种元件齐头并进,取长补短,一定能造出更完美的机器!
"
"行!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陈平安一拍胸脯,信心满满,
"我这就回去研究电子管的图纸,选择最合适的型号,咱们完善103的整体设计!
"
......
与此同时,贾东旭的日子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自从被那个黑衣人用枪逼着干活,他就变成了惶惶不可终日?
整天小心翼翼,如同惊弓之鸟?
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就会招来杀生之祸?
每天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陈平安一家子的动静,生怕哪个细节被自已疏漏了。
这天,他躲在墙角,目不转睛地盯着陈平安家的门。
只见陈平安和关巧红一大早就出门上班去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了。
贾东旭嘿嘿一笑,心说这下有机会光明正大地
"参观
"一下陈家了。
他把头探出墙角,左右张望了一番,见四下无人,这才蹑手蹑脚地溜了过去。
来到陈家门前,贾东旭先是推了推门,门不动。
他又使劲拽了拽门把手,纹丝不动。
"嘿,还挺严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