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欧洲滑向战争(1 / 2)
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欧洲,除了日本人,没有人理会在遥远东方举行的一次夏季军事演习。就演习的规模而言不算小了,总计有27个步兵团,10个炮兵团另四个旅属炮兵营参加演习,还有数目不详的飞行部队,总兵力超过了18万!
军队总是要演习的,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德皇的空头支票开出后,奥匈帝国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在7月7日召开了一次奥匈帝国的内阁会议,商讨如何惩罚塞尔维亚人并制止塞尔维亚的阴谋。除了匈牙利总理蒂萨外,所有阁员都赞成采取一种“过激”的措施,即认为“合理”的外交手段或许会被塞尔维亚满足,但毫无价值,会“彰显奥匈帝国的软弱”。萨蒂警告说,你们这样做将会面临欧洲大战的可怕灾难。但无人理会他的警告。
会议实际上决定了对塞尔维亚动武。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奥匈军队侵入塞尔维亚后如何处置战败的塞尔维亚?彻底吞并是不行的,还是萨蒂在泼凉水,但这一次大家都接受他的看法,因为俄国绝不会允许他的斯拉夫兄弟被吞并。因此,合理的方案是削减其领土。
这次内阁会议后,奥匈帝国进入一段寂静的等待。为了保密,奥匈帝国甚至没有备战。这点令奥匈帝**队的实际指挥者,陆军元帅、总参谋长弗拉茨.康拉德感到惊愕和不解。一直拖到了19日,奥匈帝国才正式拿出了针对塞尔维亚的10点要求。奥匈帝国精心选择了照会递交的时间,他们要等法国总统离开彼得堡之后再向塞尔维亚宣读,以避免法俄就此商定一致的行动。
这份苛刻的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照会(奥匈帝国要求周六即7月25日下午6时前答复)并未当时就遭到拒绝。塞尔维亚外交大臣需要报告首相。除了俄国,其实没有人关注这件事。英国正在受困于《爱尔兰地方自治法案》引发的暴力危机,没有精力关注巴尔干问题。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只是建议最后期限应当延期。
只有俄国感到了愤怒。他们认为德国和奥地利正合伙密谋将俄国赶出巴尔干。俄国外交大臣赛奇.萨索诺夫对奥地利驻俄大使说,“你们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你们在火烧欧洲!”
其背景是俄国内部感到了危机。沙皇的亲信们对他说,俄国人民可以接受外蒙古的失败,但不允许再一次出卖南斯拉夫兄弟!因为后者的血缘文化要比蒙古人近的多!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俄国将彻底失去巴尔干,俄国将蒙受羞辱,在欧洲失去尊重,将引发较1905年更为严重的内部危机!
7月24日,萨索诺夫让俄军总参谋长开始战争动员。俄国人判定,只要俄国表现出足够的强硬,奥地利必将退缩。但这步棋显然走错了,在俄国人手里,一次外交危机转化为一次全球性的战争。
7月25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塞尔维亚按时提交了答复,他们接受了10点要求的一半。奥匈帝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吉赛男爵按照事前定下的程序宣布塞尔维亚的答复不能接受,立即断绝了与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这位男爵在半小时后即登上了返回国的火车,可见他的行囊早已备好,一切都是预先确定的。
随即,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宣布战争动员。俄国宣布进入“战争准备期”,还不算正式的动员,休假的军官被召回,夏季拉练的军队返回了军营。喀山军区、基辅军区、莫斯科军区及敖德萨军区进入了戒备状态。而华沙军区、维尔那军区和彼得堡军区的军事调动也开始了,这三个军区直接威胁着德国,具有特别危险的意义。
“战争动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词汇,虽然它并不意味着战争。但是他表示了一种距离战争相当接近的状态。不同的国家对于战争动员有着不同的定义,这种差异埋下了冲突的种子。对于俄国,由于其国土极为辽阔,交通状况又不好,国家的行政效率又低,所以动员的时间要长的多,这点根本不能与有着精确组织和良好铁路网的德国相比。
危机升级了。
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感到了危机。他立即找到了德国驻英大使卡尔.林克瑙斯基进行交流,格雷建议立即召开一个有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参加的国际会议来解决巴尔干危机。林克瑙斯基清楚英国的立场,知道如果欧洲本土爆发战争,英国会站到德国的对立面去。所以,在格雷提出意见后,林克瑙斯基拼命想抓住这一个机会,他给柏林的电报中说,“请注意格雷建议的重要性。我看这是避免发生世界大战的唯一机会。”
决定欧洲局势的不是塞尔维亚和奥地利,甚至不是英国,而是德、法、俄三国。法国总统普恩家来正在海上航行,无法参与到欧洲危机的解决中,实际上就剩了德俄两国。假如德国和俄国保持克制,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不会打起来,即使冲突也是局部性质的,就像两年前连续爆发的巴尔干危机,最后都被平安化解。但这一次失控了,俄国未经宣布的军事动员被德国察觉,德国一名驻彼得堡的大使馆专员向俄方提出质询,但俄方用谎言来作答。随着更多的关于俄军集结的证据被掌握,柏林开始感到紧张了。
7月28日下午,中**事代表团抵达柏林。他们并未感到柏林已经染上了战争的气氛,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表明和平依在。从不莱梅登岸,陪同的德方人员已经向中国同行通报了最近的局势,中**事代表团的成员们感到了吃惊,特别是俄国已经秘密动员的消息让他们感到了惊讶。国防军这两年不断进行着中小规模的演习,动员意味着什么他们完全清楚。陪同中国同行回国的玛德维茨中校听说了俄国业已动员的消息后先是喜形于色,后来又紧锁愁眉。令注意观察他的程建国不明究里。
刚一抵达菩提树大街驻地,代表团便得到一个消息,是中国驻德军事观察员高明少校报告的,他早已等候在那里,见到祖国来的“亲人们”很是激动,但他顾不上寒暄,劈头向将军们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奥匈帝国已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了!
“这次德国绝不会置身事外的!”高少校肯定地说,他在若干挂着三颗、两颗和一颗金星的将军们面前感到一丝紧张,但他还是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高明的言外之意是代表团来的太不巧了。德军很快将进入战争,这是世界规模的战争而不是一次简单的边境冲突,德方将没有兴趣接待代表团了。
高明的判断不尽正确。当晚,德国方面出面接待中国代表团的级别相当高,德国战争大臣埃里希.冯.法金汉竟然出席了欢迎宴会,德军总参谋部的好几名高级军官都出席了欢迎宴会,令代表团团长冯国璋中将受宠若惊。相貌堂堂的法金汉将军极为健谈,他先是夸赞中国同行的军服漂亮,认为是他所见过的最漂亮的军服,这方面德军应当向中国同行学习了。法金汉言外之意中**事代表团的成员都听出来了,他的意思就是除了军服外德军全面压倒华军。于是好几个成员脸上便写了不忿。但冯国璋是接受过德国教官培训的,对德国陆军的那一套东西十分的钦服,并没有觉得法金汉失礼。
不过,接下来法金汉的话就令中国人舒服多了,他竟然熟悉四年前中国国防军在唐努乌梁海与俄军的那次规模不算小的军事冲突,盛赞中国人的英勇善战,“但你们不应退缩。事物往往就是这样,退缩一步将前功尽弃。”对于冯国璋中将婉转表示出的中方对欧洲局势表现出的担心,法金汉微笑着说,“德国不惧怕战争,任何敌人都会被击倒——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假如欧洲战争真的爆发,贵国会不会站在德意志一边呢?德国很多军官,特别是去过贵国的军官们,对贵国抱有极大的好感,对贵**队深表钦佩。德意志和中华共和国没有利害冲突,过去曾发生过的一些不愉快完全可以解决。但德意志和中国却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俄国!或许还有日本。现在沙俄仍占据着贵国包括唐努乌梁海在内的大片领土。我相信,贵国伟大的领导人,一手创立贵国国防军的龙谦将军不会坐视国家的领土被俄罗斯占据。假如,我说是假如,欧洲战争因奥地利和塞尔维亚而全面爆发,德国和俄国难以避免一场对决了,在这场决定世界局势的决斗中,如果贵国能在远东充分牵制俄国,德意志帝国将不胜感谢,在我们取得这场决斗的胜利后,贵国不仅将拿回失去的东西,而且会获得更多。”
在场的中**人均大吃一惊,包括冯国璋在内。法金汉是德国战争大臣,深受德皇的信重。法金汉的意见完全可以视为德国的态度。中**人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冯国璋中将。
“尊敬的大臣阁下,请原谅,我并未得到总统关于外交大政的授权。所以,对于大臣阁下的建议,我将如实报告敝国总统。但就我个人而言,愿意跟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共同战斗。这也是国防军很多将领的态度。”
代表团副团长尤慧生松了口气。冯国璋的回答很得体,没有丝毫的越权。
“哈哈,很感谢冯将军的坦率。这样吧,有关你们来访的事务我方已做充分的安排。如果可能,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会见你们的。”
在欧洲局势迅速滑向战争的那几天里,中**事代表团根据德方的安排分头活动了。负责联系程建国的是德国总参谋部一名叫阿尔斯莱本的上校,也是搞航空兵的。程建国将向德方转交一些资料,并实地观摩德国航空兵的演习。作为国防军航空兵司令部参谋长,程建国对德国航空兵的建设情况不甚了了,他从青岛德军指挥官的口中得出结论,德国航空兵的状况是不如中国的。那些资料包括战术与技术两大部分,最为关键的是航空炸弹的制造和运用,这是莱州演习后德方的要求,国防部已经全盘照准。技术问题对于底蕴深厚的德国而言就是一张窗户纸,临行前兵工总署的专家说,德国人在看到图纸后,一礼拜就可以拿出样品来。
7月30日,局势终于让欧洲人清醒了,他们意识到了战争的可能性,人们急着去银行取钱。奥地利、德国、俄国开始从外国银行取回外汇储备。股民们开始恐慌性地抛售手里的股票,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股市被迫关闭了。
这天晚上,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一封愚蠢的电报给柏林,他的本意是表示俄国并无对德国的敌意。但他的电文却让德国更加警惕。因为他说,“所有的军事准备措施都是在五天前决定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备奥地利的战争动员。”威廉二世在看完电报后得出一个结论,“俄国已经领先德国一周时间进行战争动员了,这意味着我必须立即进行战争动员。”
也就是这天,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接到军方一个坏消息。军方说根本无法执行“战争准备期”的军事计划,这个只针对奥地利的“局部动员令”让俄军陷入了极大混乱,要么停止,要么就是战争总动员。萨索诺夫准备地理解了军方的质疑,他给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电话,阐述军方的理由,请求沙皇批准实施总动员。但尼古拉二世断然拒绝了。萨索诺夫争取了好久,终于答应下午三点面谈。
萨索诺夫与沙皇的会谈时间很长,沙皇显得很焦虑,这是任何一个拥有决策权的决策者在面对重大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焦虑,特别是在如此重大甚至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萨索诺夫拼命说服沙皇,甚至举了四年前唐努乌梁危机的例证,动员不一定必然导致战争,假如当时俄国动员以威逼中国,或许他们退出的就不是唐努乌梁海了,恐怕连外蒙都不敢驻军了。但当时沙皇满足中国人主动撤退,就此结束了一次边境危机,算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奥地利人会不会想到远东那次冲突呢?
沙皇焦躁不安地对萨索诺夫喊道,“德国不是中国!想一想你要我担负的责任!想一想你要我送成千上万人去死!”但萨索诺夫坚持认为,俄国的总动员未必会导致战争,关键的因素在德国,我们可以用外交渠道让德国人相信,俄国的总动员不针对德国!
性格软弱的尼古拉二世最终答应了萨索诺夫的要求。他们忽视了俄国总动员带给德国的恐惧,德国的将军们必然要求政府作出反应以应对这场危机。尼古拉二世和萨索诺夫忽略了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是他们没有想到德国的动员速度如此之快,第二是德国一旦动员,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无法作出“灵活”的调整。
事实上,在俄国进行总动员之前,德国是欧洲大陆唯一一个没有进行军事准备的国家。
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48小时之后,俄国决定实施战争总动员。俄国的决定使其增加了90万现役兵力,而且将征召400万预备役人员。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吓坏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与俄国比邻的德国自然不会再犹豫了。
鉴于已经掌握的情报,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带着战争大臣法金汉于当晚九时去了首相府面见首相贝特曼,告知他德国必须动员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已经命令英国大舰队在北海占据有利阵位,法国人也开始了行动,准备承担与俄国结盟的义务。而俄国更是明目张胆地行动了,德国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决不能再等待了!
贝特曼明白德国一旦进入总动员状态意味着什么,但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祖国处于不安全状态,于是他告诉来访的两人,明天,也就是7月31日中午前将作出最后的决定。
这是人类进入空前惨烈的世界性大战前最后的和平希望。德皇和沙皇在进行了最后的电报交流,他们本是私交极好的表兄弟,现在则分别掌控着对立的两个国家,威廉二世要求尼古拉二世停止战争动员,否则德国将被迫在12小时后进入动员状态。尼古拉二世则明确告诉德国,从技术上讲,俄国的动员已无法停止了。但如果维也纳不对塞尔维亚开火,他的军队将绝对处于受控状态,不会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发生冲突。
和平随着俄国略带鲁莽的动员彻底破灭了。德国在7月31日中午对法俄两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这就是著名的双重通牒。对俄国的通牒要求“如果俄国不停止针对奥匈帝国的所有军事措施,德国将在12小时后进行战争动员。对法国的通牒则要求法国宣布中立。截止时间是次日(8月1日)下午。
德国的双重通牒可以视为在绝境中最后一次避免战争的努力,更多的是在外交努力失败后为西线动武提供借口。因为德国总参谋部已经有针对法俄两国的完整的战争计划,那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德国将采取西攻东守战略,在俄国尚未正式攻击德国之前(德国人清楚俄国人的道路状况和效率,估算俄国没有一个月无法完成军队的集结)用一次决定性的战略突击先击败宿敌法国,然后掉头收拾地域广大的俄国。所以,德国人在“被迫”进入战争状态后,必须刺激法国,以找到对法开战的借口。所以,德国人在双重通牒之后,通过外交渠道给法国人提了一个他们难以接受的附加要求,即中立的法国应交出凡尔登和土尔的大型军事要塞,待德国与俄国的战争结束后再行交还。德国人很清楚,因为普法战争对德国心怀仇恨的法国人根本不会接受这样的要求。
德国因为其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速度将是取胜的关键。它无法等待,等待意味着灭亡。要么不干,要么早干。它必须在俄国进入攻击状态前解决西面的敌人。所以,外交方面的虚耗时间是德军将领们深感恐惧的。如果法国和俄国全部做好了准备,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军事素养也清楚,面积尚不足50万平方公里的德国是不能做持久作战的,它必须速战速决,先打倒一个敌人,然后再对付另外的敌人。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必然是法国,而不是有着极广战略纵深的俄国。
德国的“双重通牒”自然遭到了拒绝。8月1日,德国在法国进入战争动员后15分钟正式进入了战争总动员状态,欧洲的局势终于由一次愚蠢的刺杀而不可收拾,数十年积累的财富,整整一代人,甚至对世界的领导地位,都将在空前惨烈的战火中化为乌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