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7章 三镇连叛1(1 / 2)

加入书签

刘知远的难题在于既要大张旗鼓高调地向关西地区秀肌肉,又要让二人相信自己不是假想敌。

想打瞌睡有人送枕头。

回鹘部落派来使节,控诉党项部落经常劫掠他们的进贡使团,请求天朝上国维护正义。于是,刘知远就派禁军将领王景崇率领数千禁军出征党项,借着维护贡路的名义,向关西地区施加军事压力。

王景崇出发前,刘知远把他召进卧室,屏退左右,私下密嘱:“赵匡赞、侯益的真实想法尚不明确,你去了之后一定要先观望。假如他们真的启程来汴州,你就不要有动作;假如他们拖延磨蹭,你就要见机行事了。”

刘知远自认为这是个万全之策,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他留个儿子的一个大大的定时炸弹。

因为王景崇西行的公开任务是清剿劫掠贡路的党项流寇,震慑甚至干涉长安、凤翔是他的秘密任务,这个秘密只有刘知远一个人知道。一旦刘知远驾崩,那么王景崇在西部边陲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就会被误会。

王景崇就好比是打入黑帮内部的卧底,而刘知远是唯一知道他警察身份的警官。刘知远死后,王景崇就真的成了黑帮分子,很难洗清。

同时,王景崇的“卧底”任务也没有具体的安排,而是自由度相当高的“便宜行事”,不必向汴州方面请求指示,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王景崇是正月上旬带兵出发的,几天后,刘知远就病重,当月就驾崩了。定时炸弹就此埋下,这是后文的关键伏笔。

赵匡赞应该是真的悔过,李恕还没返回长安,他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东归的路,不管刘知远原谅不原谅了,我就去汴州了,要杀要剐随他便吧。

赵匡赞于正月二十六日(刘知远驾崩前一天)抵达汴州。

随着赵匡赞的离开,王景崇顺势接管长安,维持地方秩序。这时候,后蜀的接应部队已经进入到了八百里秦川,即将逼近长安。

王景崇只带了几千禁军,担心兵力太少,于是就调发长安本地的驻军以及赵匡赞留下的牙兵,但他又担心这些关西士卒不愿卖命而逃亡,于是打算在他们的脸上刺字。王景崇非常谨慎地先故意“走漏”一点风声,试探军情民意,结果一位名叫赵思绾的军官率先积极响应,表示愿意做一个刺字的人,为大伙做个表率。

见到地方军队如此配合,王景崇非常高兴。可他的副将齐藏珍却暗中提醒他,说赵思绾这人凶恶残暴,难以控制,最好杀了他,以防后患。

王景崇没有答应。

也许王景崇发自内心地认可齐藏珍的说法,但他真的不能采纳齐藏珍的建议。赵思绾不仅是地头蛇(地方军队的代表),更是率先响应号召的好员工,帮助缺乏群众基础的空降领导树立威望、统御群众的好员工,如果无故而杀之,王景崇如何在关西立足?

后蜀这一次是兵分三路,分别接应后汉的三位叛逃者:秦州何重建、凤翔侯益、长安赵匡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