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刘知俊叛变(1 / 2)
刘知俊叛变
一代猛将王重师,死于刘扞的谗言,满门抄斩,不胜凄惨。
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就会发现,王重师之死也可以看做是“丁会降晋”的蝴蝶效应。
前文有言,丁会降晋不仅仅是让河东得到了潞州,更是对朱温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乃至对后梁的灭亡都奠定了伏笔。
丁会是朱温嫡系的嫡系,最值得信任的革命老同志,但他竟然毫无征兆地突然向宿敌河东举地投降。太突然了,不仅仅是朱温,所有人读史书,读到这段时,都会大呼不可思议。想不到,浓眉大眼的丁会也叛变革命了。
从那以后,朱温变得更加疑神疑鬼,对任何人都失去了信任。如果关羽都能叛逃曹营,刘备还会信任张飞吗?
所以朱温对“王重师通岐”的指控深信不疑,哪怕半信半疑,也要宁可错杀三千。
而蝴蝶效应并未因此停止,它像一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多米诺骨牌。
刘知俊在西部战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因朱温赏罚不明而心生怨恨,拒绝了出兵邠州的命令,班师同州。与此同时,王重师深陷“通岐门”,遭诬陷而被杀全家。
此刻,朱温又在谋划收复潞州,因此紧急征调前潞州总指挥刘知俊进京,商讨军事计划。
正在刘知俊收拾行囊,准备进京面圣的时候,忽然收到一封紧急家书,寄信人是他弟弟刘知浣,信中只有一句话:“你一来就死!”
刘知俊大惊失色,于是上奏朱温,推辞说军民热情挽留,盛情难却,不能进京面圣。同时,逮捕了监军及不愿投降李茂贞的文官武将,然后向李茂贞献城投降。
为了向李茂贞表示诚意,刘知俊向李茂贞纳了一份大大的投名状:攻取华州,占领潼关,生擒刘扞送往凤翔斩首。
后梁的西部疆域瞬间变色,长安、同州、华州、潼关,一夜之间脱离后梁,归属李茂贞。
刘知俊请求李茂贞赶紧出兵,东出潼关,攻击后梁同时写信给河东李存勖,约定岐晋分兵夹攻后梁,并向李存勖承诺:不出十天,就能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恢复大唐版图!
危险的叛徒!
朱温急忙派人联络刘知俊,质问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朕待你不薄,何故反耶?”
刘知俊回复道:“不敢忘恩,只是怕做第二个王重师。”
朱温再派使节解释:“误会啊!只因刘扞密告王重师通岐,朕现在把肠子都悔青了,刘扞死有余辜!”
刘知俊不再作任何回应。
无奈,朱温只能下诏剥夺刘知俊的一切官职爵位,命杨师厚为西路军总司令,征讨刘知俊叛军。收复潞州的计划再被拖延。
杨师厚,原为李罕之部下,在“河阳代理人之争”朱温支持张全义李克用支持李罕之时投降朱温,参与“凤翔之围”、平叛青州、南征襄州。特别是南征襄州,杨师厚挂帅,不到一个月就削平两镇。
所以这次西征也由他来挂帅。而先锋官是“一步百计”的刘鄩,原青州平卢军将领,王师范叛乱时曾吞掉兖州。
刘鄩在西部战场大放光彩,先在潼关破获了刘知俊的伏兵,并让俘虏做带路党,骗开潼关,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并将逃窜至此的刘知浣活捉。
在刘知俊叛变后,朱温降制:活捉刘知俊者,赏钱一万贯,授忠武军节度使,赐市内豪宅、郊区别墅各一座活捉刘知浣者,赏钱一千贯,授刺史,有官者连升三级,无官者授兵部尚书。
现在刘知浣被活捉,但功劳簿上却有22个人。22个人同时上前,把他摁住的。咋分?
敕:最先打倒刘知浣的衙官李稠,赏一百贯带队的张温,赏四十三贯,其余20人每人赏四十二贯八百五十文。
22人分摊一千贯。可“刺史”咋分?有办法。那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刺史的薪资待遇。
随后,朱温派刘知俊的侄子刘嗣业前往同州游说,强调说这只是一个误会,希望念及旧好,能够回心转意,朱温保证既往不咎。
刘知俊也冷静了下来,于是打算亲自到京师负荆请罪。这时候,他的另一个弟弟刘知偃跳了出来,及时把刘知俊推入火坑,苦劝刘知俊不要自投罗网。
刘知俊原本前途似锦,却被两个弟弟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些话是不能摆到桌面上说的,特别是一些政治潜规则,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属于“你懂的”。王重师是嫡系元老,所以才会遭受猜忌,落得凄惨下场,而降将出身的刘知俊大可不必惊慌。
但这些话是朱温不方便摆上桌面的,只能靠刘知俊自行领悟。
正在刘知俊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份紧急军情送到手上:潼关失守华州沦陷后梁杨师厚大军正向同州移动!
刘知俊惊慌失措,无心抵抗,急忙带领全家逃往凤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