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十二侯(1 / 2)
“你上次留下的丸药很好。”
“我吃着感觉很受用。”
“钟儿,你为恒王府赞善,如何?”
酉时!
秦钟归家,同老爹秦业一块用饭,饭菜比不得宁国府那里,然而感觉不一样。
礼仪之论,虽有食不言寝不语,可父子相见,自然要说道一些。
大都是随意闲聊,说道一些京城的趣事。
“那些丸药本就是滋补养神,爹您常服用好处极多。”
“恒王府!”
“还好,并无大事,同恒王之间也很好。”
“爹,听说国朝西北又有战事了?还吃了败仗?”
秦钟颔首,自己亲自调配的丸药自然没得说,用料绝对够份,很适合老爹这个年岁。
福康园之事,老爹整个下半年都别想轻松,有丸药在,也能够补一补,身体才是本钱。
否则,就算做皇上又能如何?
做三两天没了?
那做个锤子。
“你听谁说的?”
“恒王于你说的?”
须发几近灰白的秦业好奇看向儿子,连这种事都知道?虽然不算很大的秘密。
“昨个进宫,有闻的。”
秦钟一乐,夹了一块炒鸡蛋,吃了一口米饭,想要听听具体,实在是……这个时代了解讯息的渠道太少了。
“国朝在西北战事失利,损兵折将数万人,堪为陛下登位十二年来的第一次大败。”
“敌人还是西北的异族大患巴图尔,这次作乱之兵近二十万,声势浩大,甘肃总兵俞承志吃了败仗。”
“陛下似是没有追究,正在调兵遣将,给于增援。”
“想来不会有大事。”
秦业将自己知道的简单说道出来,这些事情不算宫闱秘密,说一些也无碍。
要不几日,京城内也会传开的。
“损兵折将数万人?”
“的确损失不小。”
“陛下没有给于惩处?这么仁慈?”
将国朝定鼎以来的大小事情有过阅览,自上皇之时,国朝就在西北用兵,异族不足为惧。
陛下登位十二年,也有战事,却大都胜仗居多,败仗?
书上没写。
也许有,并没说出来,老爹之言第一次大败?看来非同小可,按照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罪责。
甘肃总兵直接抄家处死也不为过。
“非那般简单!”
“俞承志此人有些特殊,他是陛下当年潜邸的亲卫之一,得陛下看重,一路擢升,位列总兵,负责九边重镇甘肃镇。”
“那里的兵力常年在十万人以上!”
“先前同异族的战斗,俞承志有过功劳,若然此刻将其诛杀,陛下难以找到合适之人。”
“至于更多的……为父知晓不多。”
秦业略有停下手中碗筷,看向儿子,自己官位不显,许多事情知道很粗略,只有大概。
“国朝大军百万,找不到合适之人?”
“京城外的十二团营就有许多将领吧。”
老爹之言,秦钟诧异。
找不到替代之人,老爹说错了吧。
京师之地,兵力在二十万左右。
外有依从前明的十二团营!
京城外城的九门提督。
皇城的十二卫!
都是当兵的,将军绝对不在少数,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将军还是很多的。
“十二团营?”
“你想的倒是不少。”
“却是想的简单了。”
“国朝十二团营初建之时,为十二侯分别统领,开国勋贵四王八公十二侯!”
“便是军功而起。”
“百年来,五军都督府与十二团营、九门提督、十二卫中都有他们的人。”
“上皇在位之时,那些人很是受用,对上皇很是忠心。”
“荣国府的代善公,我曾见过的,曾领兵辽东,功勋卓着,因而得以继续为国公。”
“宁国府的那位代化将军就运气差了一些,他曾经西北领兵,一开始有功,若然继续立下一些功劳,也继续为国公不难。”
“谁料,一次征战,陷入包围,因而大败,损兵折将许多,上皇震怒,若非贾家恩泽在,代化将军难以保全。”
“虽如此,荣宠浅淡了一些,不比荣国府!”
“十二年前,一场意外,陛下登位!”
“可十二团营、九门提督、十二卫、都督府中仍是那些人,只要上皇一日还在,一些事就很难改变的。”
“俞承志算是非世勋贵戚出身的,也是陛下所倚重的。”
“陛下近年来,正在逐一将九边重镇的总兵一一换人,人选难找,一些事不是你小子想的那么简单!”
秦业瞥了儿子一眼。
如若天下的事情都和想象一般简单就好了,陛下也无需那般烦心了,国朝形势也早就大改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然两朝天子都在……怎么说?
上皇在位之时,也曾励精图治,功劳足以载入史册,就是……家事难以处理。
上皇也是一位仁德之人。
是以,只要上皇一日还在,许多事情就难以改变。
十二年来,大体如此。
“……”
“……”
“爹,这么说……如今上皇手中还有许多力量?”
“陛下不敢冒险?”
“十二团营,十二侯爷!”
“四王八公!”
“九门提督!”
“十二卫!”
“……”
“爹,十二年了,陛下还没有彻底把握军权?”
闻老爹之言。
↑返回顶部↑